我市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打响“永商安康”营商品牌
我市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打响“永商安康”营商品牌
开栏语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的创新实践,也是当前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牵引性抓手。自这项改革工作向全省铺开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大胆探索,把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作为提升政府服务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赛道,赋能企业降本增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即日起,本报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开设“擦亮‘永商安康’营商品牌 拼出发展硬实力”系列专栏,从多个维度解读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重点、亮点,全面拥抱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浪潮。
C
擦亮“永商安康”营商品牌 拼出发展硬实力
今年是推动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开局之年。营商环境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担着地区发展,一头担着企业未来。在打造营商环境这件事上,我市向来抓得紧、看得重。
如何向营商环境更优发力,以营商环境之优蓄高质量发展之势?我市正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抓手给出自己的解答。
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近年来,这样的企业声音频频出现。当前,作为工业强市的永康正奋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站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关口上,一众企业对政务服务的需求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除了办理证照等基本需求外,企业对人才、金融、科创等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更为渴求,这也对现有的政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正是满足了企业的多元需求,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既是对企业呼声的有力回应,也是我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那么,何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牵引性抓手。它是指党委政府为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强化功能、加快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政府、社会、市场三侧协同,进一步优化基本政务服务、融合增值服务,对政务服务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的变革性重塑。
通俗地讲,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对过去几年为企服务的又一次突破,带来了理念深层次的改变——从过去政府“有什么、给什么”变为市场经营主体“要什么、给什么”。如果说传统的便捷服务是做减法,以减环节提升服务效率,那么增值服务就是做乘法,通过集成提供人才、金融、科创等服务,为企业赋能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政务增值服务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拔苗助长,而是基于市场规律,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让企业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融媒记者 张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