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时政·专版

文章导航

龙川驰骏马 双冠耀金秋

龙川学校中、小学分别斩获诗词大会决赛第一名

  龙川驰骏马 双冠耀金秋

  龙川学校中、小学分别斩获诗词大会决赛第一名

  十月满庭芳,诗词有清香。秋天注定是个收获的季节。近日,“农商银行杯”永康市第八届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词大会(第三季)决赛圆满落幕,龙川学校小学组和初中组两个代表队,凭借扎实的诗词功底和实力自信,一路过关斩将,拔得头筹,顺利将两个第一名收入囊中。

  本次诗词大会上,龙川学校收获的累累硕果验证了这所学校已经走在“诗教”的康庄大道上,为学校厚植诗词基因、深耕国学经典的教学工作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学校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思考。

  ■■ 云路鹏程九万里 雪窗萤火二十年

  琅琅读诗声,沐浴诗香里。近日,记者来到龙川学校时,正是学校的早读时间,一路走来,总能感受到诗词散发着的浓浓韵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直以来,龙川学校就非常重视传承经典,重视诗词教育。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为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陶冶审美情趣,提升文化修养,从2002年建校以来,龙川学校就开始尝试走“诗教”之路,把“经典”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大量读诵。近六七年来,该校为有兴趣学习古诗词的同学新开设“古诗词拓展班”,让这些“学种瓜”的“童孙”们每日在优秀古诗词文化的润泽下,成长为能够熟练“耘田”“绩麻”的“文人骚客”。

  小学组带队老师、“诗教”领路人李仲略说:“这么多次诗词大赛,龙川学校之所以能够屡创佳绩、蝉联榜首,首先要归功于龙川学子们注重日常‘量’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校坚持二十多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每日一诗’的积累,增加了学生深厚的诗词文化知识。这条路是越走越宽,越走越敞亮了。”

  记者了解到,龙川学校的语文全员“诗教”课堂,既有儿童诗,也有近体诗。老师们不仅带着学生们读诗、赏诗、吟诗,了解诗词故事,体味意象和诗情,还要求学生们会吟诵,尝试创作。

  在李仲略的“古诗词拓展班”,每个学生都要学写近体诗,掌握近体诗的格律,熟悉起承转合的架构,通过常用的意象写清晨傍晚、雨露风霜,描摹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情绪、寄托感情等。每次收到学生的作品,李仲略都会视若珍宝,随着收到的诗作越来越多,学生们的作品也有了大方展示的平台。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会定期发表学生们创作的诗词。同时,老师也会鼓励学生试着吟诵自己的作品,以读促学,加深思考。吟诵和创作,为参加诗词大会的学生理解背诵古诗词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帮助。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词教育是龙川学校教育路上的金字招牌,面对其他学校的求新求异,龙川学校主打一个字——“稳”。

  为参加本次诗词大会,根据全校学生的古诗词测评情况,小学和初中各自选出了三四十名学生进行赛前的古诗词集训。该校教师汪晓燕、李仲略分别负责中、小学赛前辅导,各年级语文组老师通力配合,共同参与培训授课。在保证日常课程的前提下,老师们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收集资料,整理题海,细化备课内容,认真查阅注释,开展针对性训练指导,落实学生背诵任务……“在这个培训过程中,有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因此增加了对诗词的积累,拓展了对诗词文化的研究。”小学部校长吕珍瑛说。

  初中组老师们每日倒排时间,安排人员负责早晚读的培训和周末的加强训练,针对比赛的规则,相关老师负责相应的复赛卷和决赛卷进行模拟;决赛前一周,对参赛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还买了抢答器进行模拟抢答;参赛前,老师们精心制作广告牌增强现场气氛,决赛时则组织全体语文组老师观赛,为参赛队员们加油助威。

  正是由于有了中小学部每位老师的齐心协力,让这亩灌溉学生的“方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推动选手们更加努力地克服重重困难和阻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最终引得“天光云影共徘徊”。师生共成长,一起向未来。

  ■■ 以梦为马驰骋赛场 以苦作舟共渡沧海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龙川学校,记者见到了这些参与复赛和决赛的选手们。五年级学生胡文逸在诗词的灌溉下长大,作为队里的一号种子选手,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见景时吟诗,兴起时写诗。他最欣赏苏轼的乐观豁达,喜欢李白的豪放浪漫,更希望自己初心不改,志在千里。宋代陆游以文武双全的傅脩自况,写《观大散关图有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八年级学生林冠宸以此作为自己的梦想。近能叩开诗词大会的门扉,远能献身国防事业,守护国门……

  这几名学生因喜爱诗词在这里相聚,为了赢得诗词大会决赛一等奖,他们都铆足了劲,做足了准备。利用暑假时间,他们每天必背十余首诗词,日积月累已背诵了近千首。积跬步足以致千里,积小流足以成江河。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浸润在诗词的海洋里,汲取诗词精髓,领略了风光,开阔了胸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了自信自强的独立人格。

  赛前模拟中反复的“锤炼”,不仅让“龙川”的幼苗更能经受大雨的摧压,也告诉他们“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飞花令交给诗词储备量更大的林冠宸,我就负责考验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题目。”针对比赛时的分工,七年级的理科学霸周晨希顺利完成了选字成诗、看图猜诗等题目的答题任务。

  “我负责抢铃,全身心都集中在主持人身上。”最终,吕鑫垒不负众望,为初中队争取了一大半的答题机会。

  ■记者手记

  去日不可追 来日犹可期

  经过四个月的不懈努力,龙川学校的参赛选手们拿到了代表胜利的一等奖奖牌,他们的兴奋、喜悦溢于言表。在与选手们的交谈中,记者往往会为他们的才情惊叹不已,在深入浅出的吟诵记忆中,孩子们的诗品在潜然塑造,诗情在怦然迸发,诗心在拔然生长。

  事实证明,“诗言志”“文以载道”,经典诗词把握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脉,内涵精神是我们在新时代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如今的中小学生品读诗词入脑入心,之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引导他们形成坚定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将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光大。可以说,后生有望,未来可期。

  融媒记者 徐婷婷

  龙川学校中小学部决赛参赛队员

  龙川学校中小学部全体语文组老师

  初中组高分夺冠

  小学组高分夺冠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6 龙川驰骏马 双冠耀金秋 2023-11-03 永康日报2023-11-0300006;永康日报2023-11-0300008;永康日报2023-11-0300010;永康日报2023-11-0300011;永康日报2023-11-0300015;永康日报2023-11-0300016;永康日报2023-11-0300019;永康日报2023-11-0300021;永康日报2023-11-0300025;永康日报2023-11-0300026;永康日报2023-11-0300027;永康日报2023-11-0300029;永康日报2023-11-0300007;永康日报2023-11-0300009;永康日报2023-11-0300012;永康日报2023-11-0300013;永康日报2023-11-0300014;永康日报2023-11-0300017;永康日报2023-11-0300018;永康日报2023-11-0300020;永康日报2023-11-0300022;永康日报2023-11-0300023;永康日报2023-11-0300024;永康日报2023-11-0300028 2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