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高新技术创造力 发布百项科技成果
市科技局搭建交流平台促永企腾飞
![]() |
![]() |
![]() |
![]() |
展示高新技术创造力 发布百项科技成果
市科技局搭建交流平台促永企腾飞
9月28日,为期三天的第28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在永康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借助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云集永康的超高人气,由市科技局承办的一场主题为“数智五金 产业蝶变”的高新技术成果展同步火热开展。
17个来自省内外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单位,在展位上发布了上百项高新科技成果和产品,内容涵盖光电信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这个为永康企业搭建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和需求对接的平台,正在集聚各类资源,助推永康未来产业发展。
领导专家观摩高新技术成果
展会指明智能制造方向
飞机机身壁板双侧激光焊接技术、离子液体电沉积技术及其应用、复杂曲面构件柔性制造技术及智能装备、基于GSM技术的智能LED路灯监控网络……记者刚走进展厅,便见参展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单位之间“火药味”十足。他们纷纷掏出传家宝,引人注目。
“这次的高新成果展,可谓是高手云集。”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孙浩然坦言,“如果不是展位面积有限,我真想把落地的科研成果搬到永康给大家看看。”他口中引以为傲的成果,是微电机系统传感器自动化生产线,包含激光焊接、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伺服驱动智能控制等一套完整的自动化集成技术。该生产线能为永康一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帮助企业将原本需要18人的生产线缩减为无需安排人员,日产能提高1.6倍。该企业最终以500万元的技改投入,提高了1亿元的产值。
降本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孙浩然说,当前,在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等重重压力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机械设备、革新技术,实现人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才能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提高公司产值。
孙浩然依托智能化、自动化降成本增效益的观点,与浙江工业大学永康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张华文不谋而合。在现场,浙江工业大学《关于面向服务型机器人柔性臂手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科研成果,让不少早已实现“机器人”“机械手”的我市企业主停下脚步。
“怎么柔?”“能柔到什么程度?”面对提问,张华文向大家娓娓道来。
张华文笑说,针对当前服务机器人应用中的人机交互、复杂作业环境适应、非结构化对象操作、高机动、多任务等需求,该中心研制了高适应性、柔顺性和输出性能交互式柔性臂、五指灵巧手、柔性臂手交互系统等三类产品,可分别实现无限自由度弯曲、在各类复杂特种环境下进行无伤探测;实现全驱动无耦合、实现人手类似的灵巧手抓取与灵巧操作;实现人类臂手的柔性与刚度,可代替人手完成各种工作。
这一边,浙江工业大学的高新技术成果现场分享会,进行得有声有色;那一边,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凌动鹰视团队直接搬上了“杀手锏”:砂轮片视觉检测系统,供来往客商亲眼目睹该院的科研实力。只见工作人员将多个砂轮片随意放置托盘上,通过工控设备的控制,支架上的开孔面光源和相机分别照射、记录,最终将检测信息经过HDMI输出到显示设备上。各自砂轮片存在的商标破损、商标折叠、商标反面、孔环错位、孔环变形、孔环破损等缺陷逐一清晰显示。
“目前,该项技术成果已经能实现每小时上万片砂轮片的检测效率。金华某企业经过成果转化,已经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凌动鹰视团队负责人刘云海介绍。
了解到我市有不少生产砂轮片、金属切割片的中小企业,刘云海说,希望通过此次成果展,该项技术能在永康落地,为永康企业赋能,实现双赢。
高新技术成果展一角
砂轮片视觉检测系统
客商观摩
展会透露
未来产业趋势
当前,在科技和制造领域,材料的选择往往是创新和性能提升的关键。在本次展会上,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主打钛杯系列,就验证了这条铁律。
近年来,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材料,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风电、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行业等领域,被诸多企业争相使用。
穿梭于目不暇接的高新技术成果展位间,记者惊奇地发现,碳纤维已经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院与永康五金制造业间擦出火花。
永康五金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邱东海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电动智能轮椅。它拥有整体黑色外观和简约的骨架,第一时间给人视觉冲击。结构上,它打破了常规轮椅的中间折叠方式,采用一键收缩的方式,实现占地面积更小,重量更轻,轻便易携带。设计上,碳纤维材质的特性和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给人更为舒适的乘坐感受和敏捷灵活的操控性。
“碳纤维强度是钢的3倍,同样体积下重量轻至钢的五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全碳纤维轮椅是一款充满未来感的轮椅。”邱东海满怀憧憬地说,“它的问世一定能让更多永康企业愈发关注碳纤维等新材料的运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正如邱东海所言,近年来,高新技术成果展已经成为我市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对培育全市经济新动能、促进五金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产业因聚而兴,企业因聚而旺。当前,除了对新能源产业招大引强,我市新材料产业方兴未艾、潜力无限。推动新材料集聚延链,让其与五金制造业发生碰撞,帮助永康打造出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场景,意义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以我市健康运动器材产业为例,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永康市锦霖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近年来也愈发重视碳纤维等新材料运用,并有意向开发中高档碳纤维电动轮椅等产品,为企业延链、补链。
据了解,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以高新技术成果展为契机,缩短永康企业与高端科研院所的距离,撮合校企“姻缘”,实现“开花结果”;对于一些与我市产业密切关联的高等院校、研究所,持续热情抛出“橄榄枝”,鼓励、支持他们以建立技术转移工作站的方式,“面对面”“点对点”服务永康企业。
融媒记者 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