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
我市选手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铜牌
![]() |
![]() |
![]() |
传承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
我市选手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铜牌
9月19日,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顺利闭幕,浙江代表团取得6金12银8铜的佳绩。其中,来自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的青年教师应骁伉,在4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勇夺可再生能源项目铜牌,并成功入选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这一成绩创造了永康籍选手在该项赛事中的获奖纪录,应骁伉也实现了我市选手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零的突破”。
应骁伉展示铜牌
应骁伉在练习风力发电机舱安装与调试
应骁伉(右)站在领奖台上
备战国赛 连续3个月泡在训练场中
21岁的应骁伉是古山镇孙宅村浩山头自然村人。2020年,应骁伉毕业于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2022年,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应骁伉回到家乡,进入永康五金技师学院任教,主要教授电气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课程。
本届职业技能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共设109个赛项,包括62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7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精选项目。其中,应骁伉参加的可再生能源赛项,需要在3天合计9.5个小时内,完成光伏组件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并网、离网墙面安装,风力发电机舱安装与调试,可再生能源系统故障排查,以及光伏软件设计共4个模块内容。工序复杂、精度要求高,竞争相当激烈。
为了备战此次全国大赛,应骁伉投入了大量精力。从5月底开始,在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的训练场地,应骁伉整天对着笨重的光伏组件和风力发电机舱,操弄五花八门的工具。一会儿掏出别在腰间的电动螺丝刀,把各类器件拆了又装;一会儿坐到电脑屏幕前,调试那些复杂的数据参数……这种周而复始、和枯燥做拉锯战的生活一直持续了3个月。
“我曾经和同事开玩笑,看看人和机器哪个先干不动。结果机器先干不动了。”应骁伉笑着说。最终,他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
应骁伉的努力被教练看在眼里。“他真的是每天训练到半夜,训练结束后还要做总结,看哪里做得不够好。他取得这个成绩实至名归,裁判长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有实力夺得第一名。”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裁判、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实训处主管蒋进说。
“最考验选手的,就是安装的工艺和设计的完整性。越到后面,选手之间的比分差距越小,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出前五的位置。”回想起这枚铜牌的取得,应骁伉至今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以赛促教 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虽然应骁伉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但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两次全国性赛事的获奖经历:2023年4月,获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数字中台与远程运维服务)赛项职工组全国一等奖;2019年6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液压气动赛项”全国一等奖。
其实,以应骁伉这样优秀的成绩,想在企业里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难,可应骁伉却选择进入永康五金技师学院成为一名教师,他希望把自己的本领教给更多学生。
“虽然去企业上班收入更高,但是回校任教可以把技艺传授给学生,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应骁伉说。
提起自己取得的成绩,应骁伉深知,站在领奖台上的他,成绩不仅仅属于自己,他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学校、社会的支持。
“本届大赛代表了相关项目的国内最高技能竞技水平,以赛代训、以赛促教的目标,也将让更多年轻人、更多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应骁伉说,永康作为五金之都,培育高技能人才工作十分有必要。
获得铜牌后,应骁伉成功入选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备战2024年在法国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届时,他将与全球顶尖选手同台竞技。
“接下来,我要在集训队里面好好努力,看看自己能冲到怎样的名次。同时,我要继续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在下一届国赛中大放异彩。”应骁伉说。
融媒记者 李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