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专版

深度挖掘
“中国祠堂之都”的内在发展潜力

永康市原旅游局局长、《永康文献丛书》主编 李世扬

  深度挖掘

  “中国祠堂之都”的内在发展潜力

  永康市原旅游局局长、《永康文献丛书》主编 李世扬

  兴城畅谈

  芝英千年古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城复兴就是要把那些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的魅力展现给更多的人,提高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对于芝英千年古城建设,我有5点建议:

  立足特色,深度挖掘。当下,重建古城是一种潮流,芝英千年古城建设要有“人无我有”的独特内涵,方能摆脱同质化“雷区”,在众多古城中脱颖而出。芝英千年古城格局保存完整,有近百座祠堂,还有100多座古建筑,祠堂群落密度之高,在全国都属罕见,完全称得上是“中国祠堂之都”。接下来,可以朝着这个目标深度发掘,擦亮这张独一无二的金名片。

  借智聚力,共谋振兴。古城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专业指导,要邀请各级领导、文化学者、古建专家、古镇建设专家、旅游路线规划专家等专业人士,召开各种专题座谈会,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争取后发优势。

  规划先行,引领建设。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力求做好详细规划和单体设计。千年古城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人员调动会比较频繁,因此要用合理的规划来引导人员干在实处,确保古城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专班统筹,细分落实。目前芝英千年古城复兴工作指挥部已经运转。在此基础上,我市已组织更高级别的专班,由市领导牵头负责分步实施,担起总指挥和总执行的担子。不过,有些具体项目可以由镇里或村里负责实施,通过充分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任务细分落实到位。

  聚焦旅游,长远谋划。建设千年古城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展示古城的独特历史风貌,同时也是为了发展文旅产业,挖掘旅游经济活水。游客的多少,是衡量千年古城建设成败的重要指标,更是决定千年古城未来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千年古城的建设要布局文旅新业态,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做好“引流”,让古城“活”起来。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3 深度挖掘
“中国祠堂之都”的内在发展潜力
2023-09-21 永康日报2023-09-2100008;永康日报2023-09-2100006;永康日报2023-09-2100011 2 2023年09月21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