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重回“3字头”
“秋老虎”来势汹汹
气温重回“3字头”
“秋老虎”来势汹汹
本报讯(融媒记者 吕晓婷) 天气一转晴,熟悉的热又回来了。9月18日,我市气温重回“3字头”,最高气温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上考站、永祥站、寨口站,其中上考站最高气温达37.8℃。
9月19日,晴热天气持续,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午后有雷阵雨,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4℃。虽然温度有所回升,但好消息是,新的冷空气已经在候场了,预计9月21日影响我市。
9月20日到22日,我市会有一次系统性降水和小幅降温过程,最高气温预计仅有28℃。
这场雨水过后,我市天气将转为晴朗,最高气温也会重回30℃以上。不过,就目前来看,虽然高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但低空却受到偏东气流影响,白天的升温效率会大打折扣。预计9月23日、24日,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白天最高气温在31℃左右。
都说“秋老虎”来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秋老虎”?
目前,“秋老虎”没有气象意义上的国家标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对于“秋老虎”的说法也不一样。通常来说,在北方,“秋老虎”是民间对立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由于9月的北方不太容易连续出现35℃以上的天气,所以有时也会将30℃以上的天气算作“秋老虎”。
在江浙沪地区,更多的是把8月底到9月出现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现象称为“秋老虎”。有时气温虽然没有达到高温线,但由于湿度大,体感温度能达到36℃甚至37℃,也可以算作“秋老虎”。
“秋老虎”的天气特征多表现为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相比北方,南方的“秋老虎”更凶猛一些。这是因为,南方“秋老虎”具有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高温强度大等特点。北方“秋老虎”的主要特点是闷,而不是热。
是否有“秋老虎”出没,要看副热带高压的“脸色”。通常每年8月下旬到9月,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向东、向南撤退,由于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波动,在该高压西移北反向波动控制下的地区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秋老虎”就会如“猛虎下山”。
不过,毕竟已是9月中下旬,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秋老虎”发威。这个时节,太阳直射点南移,白天日照时间减少,副热带高压只是徒有其表。冷空气不断前来抢夺地盘,即使气温回升,也只是限时返场的“秋老虎”,难以长久支撑。一句话,副热带高压节节败退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