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政策 做实工作 用心服务
象珠镇:凝聚多方合力 共解征迁难题
![]() |
![]() |
![]() |
![]() |
![]() |
![]() |
讲透政策 做实工作 用心服务
象珠镇:凝聚多方合力 共解征迁难题
镇班子成员向村民宣讲政策
田间地头做村民思想工作
签约现场
整村拆除现场
征迁专班挑灯夜战
9月14日下午5时许,随着最后一幢建筑轰然倒下,象珠镇大吕村横渡自然村的整村拆除工作正式完成。横渡自然村作为黄坟水库扩容工程的淹没区,早在多年前就计划整村搬迁,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今年,象珠镇党委政府铆足干劲,下定决心啃下这块困扰多年的“硬骨头”。
党建引领
红色专班攻坚克难
9月14日晚,象珠镇不少党员干部的微信朋友圈都出现了同一条内容:横渡自然村整村拆除工作完成。不少人转发这条内容时,都不约而同地带上了“实属不易”这四个字。
是的,面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难”的征迁工作,想必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会有一样的感慨。
象珠镇工会主席、雅吕片主任陈颖慧对此深有感触。自征迁工作启动以来,陈颖慧几乎以村为家。一周前,记者跟随他走访征迁现场时,他曾用戏谑的口吻说“村里的狗都认识我了”。
“做征迁工作就是要不厌其烦。”陈颖慧说,征迁工作没有捷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将工作落实落细。
时间回到去年年底。当征迁启动的消息传来,横渡自然村的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真拆成。”
面对质疑,象珠镇党委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攻坚专班,启动全员分片包干,在吃透政策的前提下反复开展入户宣传,开展精准攻坚……值得一提的是,在征迁过程中,该镇坚持多头并进的原则,协议签订、安置区建设和房屋拆除工作同时进行,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
借鉴此前其他区域的征迁工作,象珠镇党委在攻坚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将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
“在征迁过程中经验,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带头认领困难任务,带头完成签约工作。”象珠镇党委书记陈英男表示,镇村党员干部同心同向是征迁工作得以圆满完成的关键。与此同时,“两代表一委员”和乡贤在此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方助力 情真意切以理服人
乡贤从群众中来,能够代表群众利益,也因其社会威望高,在征迁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今年73岁的退休教师支有土是此次征迁工作中特殊的一员。在征迁现场,村民们和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支老师”。
“我们上门做工作,很多村民都非常客气,敞开心扉和我们聊。”在支有土看来,乡贤是群众和政府间的一座桥梁,能让双方多些互相了解的机会。
除了乡贤之外,在此次征迁过程中,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参与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市人大代表、雅吕村党支部书记吕革新就是其中一员。从地理位置上看,雅吕村和大吕村相邻,村民间交往密切。从血缘上看,两村一直以来姻亲关系紧密。因此,吕革新也积极带领雅吕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参与到征迁工作中来,开展征迁政策宣讲。
为保质保量完成征迁工作,象珠镇可谓“举全镇之力”。除了乡贤和“两代表一委员”外,象珠镇其他村的党员干部也积极参与到征迁工作中来。他们走村入户讲政策、说道理,赢得村民对征迁工作的理解支持。
刚性政策确保公平,柔性服务带来温度。村民8时要出门上班,工作人员7时就到了村里;村民白天不在村里,工作人员就晚上提着手电筒去;住杭州的村民不方便回乡签约,工作人员就将合同送上门;土地即将清表,工作人员一起帮村民收菜;老人租房困难,工作人员就在村口搭建起临时安置房……9个多月来,全镇上下不畏艰难、齐心合力推进征迁工作。
未来可期 安居美梦照进现实
拆除工作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安置区块的建设。
据了解,此次安置分为两种方式,一部分为外迁安置,一部分为就近安置。外迁安置区位于象珠大道荷沅至象珠工业功能分区路段以西,颐园小区以北。就近安置区位于横渡自然村东北侧泽桐沿地块,地块北侧为S316省道,南侧为黄坟水库库区,东侧为大儿前自然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我们上门做工作的时候,经常跟村民们一起展望美好未来。对于新生活,大家都非常向往。”支有土告诉记者,这些年村民们都在等拆迁,村里基本没有新变化,“我们之前曾笑谈,这个村里的鸡鸭都要多过人了。”
的确,多年来,由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淹没区征迁工作悬而未决,成为象珠镇历届党委政府的一个心结。同时,改善居住条件、美化生活环境也一直是村民的心愿。
“如今总算有盼头了,希望能早点开工建设,让大家可以早点住上新房。”横渡自然村村民吕长新说,他选择的是就近安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新村庄就会焕发新活力。
在整村拆除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和村民经常向记者介绍未来的新村庄。他们指着不远的小山坡,眼神中充满期盼:“看,那边就是我们的新家园!”
融媒记者 胡锦
外迁安置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