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警界

市公安局创新打造“1+1+N”政务新模式

将好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市公安局创新打造“1+1+N”政务新模式

  将好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拍照不花钱,办事速度快,新证寄到家,真不错!”日前,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公安综合窗口,市民王女士为孩子办理身份证时惊讶地发现,整个办证过程耗时不到10分钟。王女士对此赞不绝口。

  近年来,市公安局一直致力于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创新打造“1+1+N”公安政务服务新模式,即一个综合窗口统一受理、一个网办中心集成审核、N个服务网点延伸服务,让群众一窗办成所有事、随时随地办好事。目前,全市共设置“一窗通办”窗口50个,建成村级网点400多个,实现网办中心实体化运行。截至7月底,共计办理各类民生业务15万件,惠及群众超过10万人次,办事所需时长缩短至原先的六成以上,群众满意度和好评率再创新高。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服务范围,市公安局结合辖区实际,将百个警务室、警医邮、银行网点、便民服务站和全市汽车4S店纳入政务服务延伸点。同时,在企业聚集、人流密集、交通不便的区域确定了16个政务服务延伸试点单位。

  试点单位着力打造“专人驻点+个性化服务”的15分钟快速办事圈,代办公安、民政、社保等7个政府部门的105项服务。

  作为其中一个试点单位,石柱派出所在辖区设置了17个村驻点。以村警、村两委成员为主的驻点代办员,会定期收集村民所需,通过上门帮扶等形式,把便民服务送到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家门口。

  今年7月的一天,代办员得知住在半山腰的楼奶奶户口簿遗失后,当场为其申请补办,并将新办好的户口簿送上门。“我第一次办户口簿的时候,从村里去镇上就用了两个小时。现在有人上门送户口簿,这样的好政策真是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楼奶奶感慨地说。

  通讯员 吕倍思

  市民在“一窗通办”窗口办理业务

  “一站式”开启政务直通车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避免群众一个窗口一个窗口跑的情况发生,市公安局在全市各市镇服务中心(分中心)、派出所和业务大队设置了50个“一窗通办”窗口,实现申报材料共享和内部审批互通。通过重点推进公安窗口“一警多能”,实现每个窗口、8个警种、百项业务无差别办理。

  今年8月,来自温州、在我市工作的叶先生因公司业务需要,急需办理护照。由于他的户口本放在老家,身份证又不慎遗失,缺少办理护照的有效证件。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求助。了解情况后,民警当即在“一窗通办”窗口为其补办身份证,解决了难题。“这一趟真是来对了。”叶先生说。

  在“一窗通办”的基础上,市公安局还整合升级了10个公安窗口。这些公安窗口能免费复印、邮寄和拍照,并能根据办事需求智能生成不同标准的证件照。

  “户籍窗口拍摄的照片,出入境窗口、交管窗口都能调取使用。”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陈永柯说。

  截至目前,“一窗通拍、全域应用”已为群众减少重复拍照6万余次,让群众办事更轻松。

  “云上办”融合智慧服务网

  “我的行驶证破了需要补换,可是我工作太忙走不开,怎么办?”7月下旬,市公安局龙山派出所民警在开展“夏季行动”时,一名市民向民警咨询问题。民警当即建议该市民可在“浙里办”App上办理所需公安业务。

  群众通过网上办理的事项,可第一时间经由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网办中心审核审批。审批通过后,制作完成的新证件会以邮寄的形式送到群众手中。

  网办中心整合了全警资源,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交管12123”等线上平台,梳理出交管、户籍、治安、人口、网安、监管等6大类、共74项可全流程“一网通办”的民生事项,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好公安业务。

  此外,网办中心“智能+人工”咨询服务体系,可随时为全市公安窗口和400多个村级网点提供远程服务。村级网点工作人员通过扫码登录“云上派出所”系统,就能和网办中心工作人员开展视频对话,极大方便了工作的开展。

  今年以来,网办中心已累计为群众解答户籍办理、出入境管理、驾驶证办理等业务事项5000余件,群众网上办理业务率同比增长27%。

  “个性化”打造快速办事圈

  。

  。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警界 00006 将好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2023-09-13 永康日报2023-09-1300007;永康日报2023-09-1300010;20655989;永康日报2023-09-1300011;永康日报2023-09-1300012;永康日报2023-09-1300013;永康日报2023-09-1300014;永康日报2023-09-1300015;永康日报2023-09-1300016;永康日报2023-09-1300009;永康日报2023-09-1300008 2 2023年09月13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