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政·专版

多点发力强化措施 营造全民爱护氛围

让全市古树根深叶茂“老有所依”

  多点发力强化措施 营造全民爱护氛围

  让全市古树根深叶茂“老有所依”

  芝英镇雅庄村古樟树

  花街镇山后胡村受保护的古松树

  “

  古树名木素有“活化石”之称,是历史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细化“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大力深挖宣传古树名木故事等举措,撑起了古树名木“保护伞”。近日,记者探访我市古树名木现状,并深入了解我市是如何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的。

  古树遇“养老”问题 保护有待全民参与

  “树叶要比以前绿很多了,长势也好了不少”“这么一说,好像是水泥弄掉以后好起来的”……8月29日,记者在石柱镇后郎村了解该村古樟树长势情况时,路过的村民纷纷说道。

  后郎村樟树树龄有630余年。此前村庄在建设过程中,对古樟树周边进行了道路硬化,但随之带来的是地下空气不流通,使樟树根系呼吸困难,进而出现树叶枯黄等情况。2022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兼顾生态环境和乡村建设发展,对古樟树周边进行了生态保护,破除硬化道路,改为条石铺设草坪相契等生态种植方式。经过改造,后郎村的古樟树成为村民休闲、乘凉、消暑的好去处。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目前排查来看,我市古树名木生长影响最大的还是人为因素,其中地面硬化的案例不在少数。受地面硬化的古树,大都因周围生态被水泥地覆盖,影响了树木对水分和矿物质等养分的吸收,也阻断了地下与地面之间的空气交流,造成古树生长逐渐衰败。为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门针对这类情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村拆除古树名木周边的硬化路面,让古树“透口气”。

  保护古树,不限于保护单株古树,也要保护其周围整体生存环境,市民的保护意识也尤为重要。今年年初,唐先镇中山村古樟树内部燃起大火,幸而扑灭及时,转危为安。后续调查中发现,当地村民在古樟树旁边的寺庙祭拜后,将蜡烛和供香插在樟树脚下,加之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樟树早已空心,经这些烟火的“催化”,导致了火灾的发生。现古樟树已康复,还抽出了不少新枝,周围也安上了防护栏。

  古树名木作为城市的名片,其实一直面临着生存危机。调查初步结果显示,大部分古树总体生长尚可,小部分长势十分衰弱,松材线虫病对古松树影响最大,地面硬化、积水填土影响古树生长,主干空心腐心、枝梢枯损的现象也有发生。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古树名木保护上持续发力,通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普及相关知识,营造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同时,该局制定的一级古树“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护管理,让每一株古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为1665株古树名木上保险 撑起全方位“保护伞”

  “全市古树名木都有保险。像这种因古树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可以联系保险公司定损赔偿。”在江南街道白垤里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了古樟树枝丫倒塌情况后,向村民解释因古樟树倒塌造成的损失赔付情况。

  记者在白垤里村村口看到,一株古樟树枝丫倒在路上,茂盛的枝叶占据主路,成为车道“拦路虎”,工人们正在对伏地的枝丫进行切割处理。原来,该株古樟树因身形庞大、树身空心,加之多日雨水,导致古樟树难以承重出现“劈叉”。现场查看后,该局将对古樟树进行树体防腐、树洞修补等后续处理。

  据了解,我市每年都会给列入在册管理的1665株古树名木购买保险,保险责任涵盖因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倾斜、倒伏、折断、折枝掉落等情况,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累计赔偿限额为500万元,其中,每次人身伤亡单次事故最高赔偿限额为50万元(含医疗费用10万元),每次财产损失限额为20万元;财产损失每次事故免赔500元或5%,两者以高者为准。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地方政府在古树保护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也为古树名木系上了“安全带”。

  去年,芝英镇雅庄村前塘的古樟树就因暴风翻倒,对车辆、村集体护栏、村民空调外机造成损失,最终多方共得到赔偿6615元。

  保护发展相融 建古树公园打造乡村新地标

  在雅庄村,两株古樟树像擎天巨伞,张开在半空。竹木平台上还放置了石板凳等休闲设施,让村民可以坐在树下乘凉、聊天,享受古树带来的清凉和惬意。

  “这些古樟树从我们祖辈种下就一直保留着,还是我们村的‘地标’,以前大家也都习惯用‘两棵大樟树’来定位。”雅庄村党支部委员李健康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以古樟树为依托,打造古树公园,成为该村的另一个“地标”。

  雅庄村通过古树公园的建设,保护了古树的生态环境,让村民都能享受到生态红利。为了保护这些古樟树,该村专门设置了“三养三清”党员养护岗,养护责任到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保护古树名木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鼓励各村结合古树名木资源,打造兼具生态、景观、宣教等作用的古树名木公园,既发挥古树名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也能营造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花街镇金湖村连枝自然村建设了3300平方米的上园樟树古树文化公园,公园内有5株古樟树,配有各类景观和绿化植物,成为一个以古树资源为依托、保护古树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宣传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宜教、宜游、宜乐的古树文化公园。

  建古树公园,守古树名木。接下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结合乡村旅游、人文环境资源,深入挖掘古树的历史文化底蕴,切实把古树名木保护与主题公园建设、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真正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宝贵的古树名木资源,让古树公园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张“金名片”。保护古树名木虽任重道远,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该局将继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和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一起保护好这些“老寿星”,让保护古树名木蔚然成风,也让每一株郁郁葱葱的古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继续荫庇子孙。

  石柱镇后郎村古樟树修复后现状

  花街镇金湖村连枝自然村上园樟树古树文化公园

  融媒记者 潘燕佳 通讯员 吴鹤松

  实习生 吕昂泽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4 让全市古树根深叶茂“老有所依” 2023-09-13 永康日报2023-09-1300007;永康日报2023-09-1300008;永康日报2023-09-1300010;永康日报2023-09-1300009;永康日报2023-09-1300011;永康日报2023-09-1300013;永康日报2023-09-1300014;永康日报2023-09-1300012;永康日报2023-09-1300015;永康日报2023-09-1300017;永康日报2023-09-1300018;永康日报2023-09-1300021;永康日报2023-09-1300022;永康日报2023-09-1300016;永康日报2023-09-1300019;永康日报2023-09-1300020;永康日报2023-09-1300023;永康日报2023-09-1300024 2 2023年09月13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