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融媒·永报姐妹花

骗子私人定制“剧情” 民警抢时间戳骗局

姐妹花记者走进反诈中心带你了解影片《孤注一掷》背后故事

  骗子私人定制“剧情” 民警抢时间戳骗局

  姐妹花记者走进反诈中心带你了解影片《孤注一掷》背后故事

  最近热映的电影《孤注一掷》生动地将电信诈骗的“台前幕后”搬上了银幕,为我们揭开了诈骗工厂的神秘面纱,让不少观众观影后直呼触目惊心。电影剧情虽是演绎的,但电诈情节却是真实的。面对这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诈骗分子,有这样一群人,每天为了守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殚精竭虑,他们便是反诈民警。9月8日,记者走进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这些“钱袋”守护者的工作情况,去看看他们的日常是否真如电影里那般惊心动魄。

  民警向市民宣传反诈知识

  反诈宣传

  不是“动动嘴皮”“发发标语”就行

  “反诈宣传还是得扩面,得给群众反复‘洗脑’。尤其是最近开学季,和缴纳学费相关的骗术又多起来了,得提醒市民加强防范。”市公安局反诈大队大队长姚炜俊如是说。一大早,姚炜俊正和民警们一起讨论最近的反诈宣传工作该如何开展。“宣教是反诈最源头的突破口,我们每年都会在线上线下组织开展反诈宣传上百场。”

  反诈宣传看着是动动嘴皮子的简单工作,可对民警来说却是最难也最揪心的。对于社会面的反诈宣传,民警一方面需要保护受害者隐私,另一方面要谨防透露过多侦办信息,以防为骗子升级骗术提供思路,加之诈骗类型多种多样,只能做到宽泛式的宣传,这也成为反诈宣传的痛点和难点。

  在反诈中心,反诈民警高峰忙得脚不沾地,每天他都需要在网络上巡逻,从系统推送的疑似受害人信息中去精准识别出潜在的诈骗行为。前不久,高峰当机立断,为一家企业挽回100多万元的损失。

  “从信息内容,我分析出该犯罪嫌疑人可能在冒充企业主让财务人员进行打款。钱刚刚汇出,我们就马上对账户采取了止付处理,并让该财务人员与企业主进行电话确认。事实证明,该财务人员确实被骗了。”高峰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就是在抢时间,在蛛丝马迹中去和犯罪嫌疑人较量。

  在与骗子的拉锯战之间,姚炜俊说起了其中的无奈:“正如电影《孤注一掷》里反诈民警说的那样‘我们都把反诈宣传语印在鸡蛋上’了,可还是印不进有些群众的心里。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加强群众的心理防线,让反诈宣传起到更好的效果。”随之,记者看到了一组惊人的数据,过去一年,我市有近60%的刑事案件都是电信诈骗案。电信诈骗报警累计2430起,涉案金额高达1亿余元,而这仅是根据已报警市民所统计出的数据。

  反诈现实

  骗子往往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80%以上的受骗对象都在18岁-59岁的年龄区间,其中不乏高学历的职场精英、精明的生意人、成功的企业家。”随后,姚炜俊说起了几起典型诈骗案。作为旁观者,记者听着便觉得其中骗术漏洞百出,不禁发问,缘何群众还会轻易上当?

  “每一个受害人都和你一样,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被骗,有些人甚至不以为意,接到电话还喜欢和骗子逗上几句。可往往骗子比你自己还更了解你,我们之前抓获的一个犯罪嫌疑人就是精通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 姚炜俊解释,“首先,他们会通过成本极低的快递、电话、网络、广告来广撒网,在茫茫人海中初步筛选出诈骗对象。其次,做足氛围营造和前期铺垫,有针对性地攻破你的心理防线,比如通过寄退货快递让你觉得网购平台真有可能出现问题,或通过微信、微博、企查查等网络渠道事先知晓你的个人、企业信息,从而获取你的信任。最后,他们根据每个人的心理弱点来精准架构,私人定制‘剧情’,从而让你深信不疑。”

  单位职工会非常在意个人征信,离异和单身人士更容易相信“爱情”,学生和待业者愿意尝试刷单返利……也就是说,在骗子眼里,根本没有所谓的高学历、高智商,只要切入口找到了,他们便能无孔不入,实施精准诈骗。

  反诈警示

  10分钟内洗空800万元?现实可能更快

  据介绍,在诈骗案中,一旦钱款转出,成功追回的概率只有4%。在《孤注一掷》里就有“十分钟内洗空八百万元”的片段,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被骗的钱难以追回”这一现实难题。

  “很多人或许觉得不可思议,但实际上成熟的犯罪团伙就是能在5分钟-8分钟内通过各种手段完成大金额的洗钱套现,小金额就更快了。”高峰说,在预警环节里,民警不能掉链子,不然一个迟疑说不定就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但一旦钱款转出,受害人自身醒悟和报警的反应时间就尤其关键。如果被骗后能立刻报警,并准确提供自己和对方的账户信息,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你好,我是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民警,你最近有没有点开推送的网站?是孩子不小心点击的吗?好的,这个网站是一个诈骗网站,一定不要去操作,有相关客服打电话给你也不要轻易相信。”反诈中心的话务员应冠行正在平安话吧里打着提醒电话。

  应冠行告诉记者,当天系统里出现高危网站、App推送等2683条预警信息,每个都需要打电话提醒,其中,107条高危信息则需要民警上门,进行面对面劝阻。

  “大多数市民经过提醒都会提高防范意识,但也有时候,他们更相信骗子。”应冠行无奈地说,“骗子都是钓鱼高手,他们画的‘大饼’会让受害人觉得是我们拦住了他的财路。最近就有一个阿婆,我们民警前后上门劝阻了七八次,可怎么说都不听,最后,我们只能让其子女一起劝,并将其账号止付以确保资金只进不出。还有一个市民,我们预警到时他已经被骗并转账给骗子,我们做完笔录后还苦口婆心地宣教了很久,可他转头就把手机号码给换了,又继续给骗子转钱。”

  ■记者手记

  潜意识里的反诈高墙

  才是最好的防骗之盾

  在采访前,记者一直觉得《孤注一掷》里的主角阿天被远在天边的骗子一骗再骗,最终导致家破人亡的情节有点不可思议。可扪心自问,当我深陷骗子量身打造的“剧情”时,真的能幸免吗?当遭遇生活毒打,急需情感稻草,有人嘘寒问暖时,我会拒绝吗?身为人母,孩子遇到危险,急需医药费抢救,我会狠心挂断电话吗?当生活艰难,被赚快钱改变命运的机会砸中,我能脱身吗?而现实中,骗子就是如此擅长“戳”中人心。

  除了宣教、预警、劝阻,反诈的重点工作还有研判打击。采访当天,便有数名反诈民警出差在外,开展案件侦破工作,也因为打击环节涉及保密信息,采访未能继续深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紧密协作,对于电诈案件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显著。可毕竟亡羊补牢,想要抓获嫌疑人、追回钱款仍难度极大。一方面,这些依赖网络的诈骗分子隐蔽度极高,且人员、窝点常年变化;另一方面,洗钱方式多种多样,资金链条极难追溯。归根结底,反诈的关键还是得把自己的“羊”看好了,把“栏杆”修严实了。

  就在记者写稿之时,收到了一条来自江南派出所的防骗提醒短信:凡是刷单做任务的都是诈骗,凡是客服提到征信问题的都是诈骗,接到老师缴费电话要当面确认,不听不信不转账,紧急止付请拨打96110。其实,对于生活中这类的反诈宣传我们都不陌生,甚至还能朗朗上口,但出自别人之口总是容易一笑置之。最好的防骗之盾是我们自己要在潜意识里筑起反诈高墙,清楚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做到转账之前先三思,实在不好拿捏的不妨先报警求助。

  融媒记者 胡莹璐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微信关注“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融媒·永报姐妹花 00006 骗子私人定制“剧情” 民警抢时间戳骗局 2023-09-12 永康日报2023-09-1200006;永康日报2023-09-1200008;永康日报2023-09-1200007;永康日报2023-09-1200009;永康日报2023-09-1200012;永康日报2023-09-1200011;永康日报2023-09-1200014;永康日报2023-09-1200016;永康日报2023-09-1200017;永康日报2023-09-1200018;永康日报2023-09-1200019;永康日报2023-09-1200020;永康日报2023-09-1200021;永康日报2023-09-1200010;永康日报2023-09-1200013;永康日报2023-09-1200015;永康日报2023-09-1200029;永康日报2023-09-1200023;永康日报2023-09-1200026;永康日报2023-09-1200025;永康日报2023-09-1200024;永康日报2023-09-1200022;永康日报2023-09-1200027;永康日报2023-09-1200028 2 2023年09月12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