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倒逼部门靠前服务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三个“再快一秒”推进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

  倒逼部门靠前服务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三个“再快一秒”推进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

  B

  “八八战略”在身边

  本报讯(融媒记者 胡美樱子) 日前,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接到一起报警:某建筑工地3名工人因拿不到工资找包工头讨说法。由于双方并无过激行为,110接警中心将警情流转至市社会治理中心。3分钟后,古山“政务110”处置小组赶到现场,将双方带至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调解。最终,包工头当场付清3名工人的工资。

  自去年12月开展省级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试点以来,我市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以“141”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升级为依托,以规范提速度、依制度提效率,努力做到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再快一秒”。

  为彻底改变110运行模式,让指挥调度“再快一秒”,我市紧抓基层治理现代化和数字化改革的机遇,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实现110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在打通信息壁垒基础上,我市根据非警务事项处置工作规范化要求,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积极探索经验做法,在古山镇开展试点,成立古山镇社会治理中心。该中心下设古山“政务110”,负责非警务事项的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先期处置等工作,将非警务事项统一归集,梳理出13大类277小类非警务事项归属清单,通过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系统进行下达、流转。相关职能部门处置完毕后,及时对处置情况进行反馈,实现精准高效分流和闭环处置。

  为加快非警务事项高效流转,让矛盾纠纷化解“再快一秒”,我市在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古山镇、芝英镇分别组建一支专业的非警务警情处置工作队伍,其他镇(街道、区)抽调各部门力量开展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统一配发车辆和装备,明确“1分钟内签收流转、2分钟内联系网格员、5分钟内联系报警人、10分钟内到达现场”的标准,并制定《处置指引》,确保处置规范、警结事了。同时,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8个执法部门派员入驻各镇(街道、区)社会治理中心,根据事项归属进行联合处置,实现多部门联合化解。

  为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跟踪问效“再快一秒”,我市组建政务双向分流协同处置专班,入驻市社会治理中心,制定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流程,同时还制定会商机制、满意度回访、考核机制等。其中,会商机制包括月调度、周会商、日研判,确保每月、每周、每日事件的处置形成闭环。同时,我市还加强镇(街道、区)综合指挥室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两室联动”,市社会治理中心与信访局、公安局的部门联动,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诉求和警情数据融合研判;依托数字警云,自动形成和推送警情风险点预警指令单,实现对各类风险精准施策,防止矛盾风险激化升级,为部门履职、效能监管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今年6月以来,我们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加快构建职责明晰、优势互补、科技支撑、高效便捷的分流联动机制,推动非警务警情的高效流转,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自实施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以来,我市非警务警情分流率为86.25%,纠纷分流率为91.93%,派出所日均警情下降40%,大大减轻基层民警负担,有效节约警力资源,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三个“再快一秒”推进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 2023-09-12 永康日报2023-09-1200014;永康日报2023-09-1200016;永康日报2023-09-1200017;永康日报2023-09-1200015 2 2023年09月12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