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胡公文化绽放新时代光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让胡公文化绽放新时代光芒
□陆昇
8月6日,重立胡公墓碑、纪念胡公诞辰1060周年暨第三届胡公文化研讨会、胡公文化基因解码成果展等胡公文化系列活动在浙江西湖老龙井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同聆听历史回响,感悟那段逝去的历史;重返历史“现场”,参加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敬典;回应千年召唤,探寻胡公精神的基因密码;触摸时代脉搏,点亮胡公文化的时代之光;奋进复兴征程,激活胡公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生命力,使其绽放耀眼光芒。
聆听历史回响:是结束,亦是开始
公元1039年,以杭州知州加兵部侍郎致仕的胡则在杭州逝世。胡则的去世,并不是其传奇一生的结束,而是新传奇的开始。胡则去世后,先后得到宋徽宗、宋高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元成宗、明太祖的8次封赏。百姓敬仰如神,尊称他为“胡公大帝”,清代有胡公庙三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范仲淹在《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中言:“百年之为兮千载后。”1959年8月21日,毛泽东同志从庐山返回北京途经金华,在专列上召集金华地县负责人座谈,称赞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清官,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2003年6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永康方岩,他在镌刻毛主席语录的照壁前深情地说:“在宁德当地委书记的时候,我提出来的口号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它作为座右铭。”1996年2月27日,时任金华市委常委、永康市委书记的李强同志走访调研胡公故里胡库时说:“胡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珍贵的人文资源,要好好保护、研究,发扬光大,让胡公精神继续为民造福。”2020年10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袁家军同志为首届胡公文化研讨会作出批示:“研究胡公文化、传承胡公精神,对于弘扬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具有积极意义。”2023年6月16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发表署名文章《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 以学深悟透感恩奋进实干争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出要“学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价值取向”。
重返历史现场:是缅怀,亦是展望
胡公为官47年,他三朝历政、十握州纲、六持使节、两任计相,曾两次出任杭州知州。担任杭州知州期间,他治理钱塘、兴办州学、发展商贸,留下了惠民足迹。《咸淳·临安志》记载:“神,姓胡名则,婺之永康人,守杭有惠政,在郡时独无潮患。”老百姓感恩其德,在上龙井(今老龙井)立“生祠”敬之。胡公去世后,宋仁宗顺应民意,在杭州西湖龙井狮峰山麓(龙井源)赐地51亩建胡公墓。
今年8月6日上午,千年之祥·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敬典举行。这方墓碑的背后,凝聚着从古至今多少代人的缅怀和牵挂。140多年前,由清朝上海道台、江苏按察使、永康芝英人应宝时(其远祖为胡则公之母家)为代表的一批士人才俊,征诸群籍、多方求证,寻访到了湮没多年的胡公墓址,并于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了胡公墓(墓碑铭刻:宋知杭州府加兵部侍郎永康库川胡公之墓)。民国六年(1917年),浙江省督军、省长吕公望(永康人)嘱库川胡公后人修缮。2002年,胡公墓旧址作为西湖(老龙井)风景区的重要历史资源被挖掘出来,省里不仅重修了胡公墓,而且还新建了胡公馆、胡公桥。今年4月,胡公墓所在的老龙井被省纪委、省委宣传部授牌为浙江省胡公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不久,胡公书院院长胡联章等发现墓碑已有多道裂痕,且碑文也不甚完全,在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重立墓碑提上议事日程。经反复研究,选定福建青石,规依古制、基同原样,请西泠名家书法、由石艺大师刻制。7月27日,安装基座;7月31日,重超900公斤的墓碑在44人奋力协作下一次性安装成功。在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敬典现场,名人云集、游人如织、莺歌燕舞、盛况空前。胡公书院少儿班的学员们朗诵《胡公谣》、唱响《胡公故事》之歌,表达了接续传承胡公精神的宏志大愿。
回应千年召唤:是历史,亦是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多次强调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016年开始,胡公书院团队开展了近30次“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足迹涵盖北京、海南、江苏,充实了胡则研究的史料,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的加入,解码了胡公文化的基因,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
典籍中的胡公——《胡则集》。2023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胡联章整理的《胡则集》。该书除了收录胡则本人的文字外,还力求穷尽新中国成立以前所编与胡则相关的史料文献,收辑文本时跨千年。全书26万字,分正编、附编、增辑三部分。正编部分,《胡正惠公遗集》为胡则后裔、清代库川胡敬所辑,除胡则遗文外,还搜集了时人与胡则往来之诗文及后人与其相关之材料等。在《胡正惠公遗集》之后,附胡则《胡氏家训》,原散载于《库川胡氏宗谱》《华溪胡氏宗谱》等宗谱文献中,本次收录则整合各种宗谱中的胡氏家训,加以分类并予以翻译。附编部分,收录了三种前人所辑录胡则相关史料的文献:清程凤山辑、民国沈元生补辑的《宋侍郎胡忠佑公事迹录》,清丁午辑《龙井显应胡公墓录》以及清胡宗楙编订的《胡正惠公年谱》。这三种前人所编的史料文献,收入了不少有关胡则的史料记载、年谱、诗文等。增辑部分,系该书整理者从逾越千年的各种史料、方志、笔记、诗文中努力搜集到的有关胡则的记载,包括史籍方志选辑(72篇)、敕诰选辑(11道)、笔记类书诗文选辑(33篇)、宗谱选辑(14篇);后附整理者编“胡则年表”,以编年体形式简要概述胡则一生之重要事迹,并附主要参考文献撰著者简介(33人);又辑插图(10幅)、编校说明(4篇)、前言与后记(15页)。故《胡则集》中的增辑文本有14万多字。有学者评价:《胡则集》选编适当,全而不繁,确具文献价值;而增辑部分,搜整如斯,尤属不易,足见用心;史珍辏集,纂审严密,印装俱佳,堪为典籍。
历史中的胡公——《大宋胡公》《大宋清官胡则》。2020年9月,杭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翁卫军主编的《大宋清官胡则》,31万字。该书以广阔历史视野,结合宋代史料,客观梳理了胡则的一生,全景式展现了宋代清官胡则的形象。2022年5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胡联章所著的《大宋胡公》,全书46万字。该书以胡则的史迹履历为经线,整合史料典籍、各地轶录,串联历史场景,还原了历史中的胡公。
传说中的胡公——《胡公传奇》。2017年4月,团结出版社出版了胡联章、鲍李俊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胡公传奇》,全书35万字。该书以章回体为结构,采用传奇笔法,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塑造了亦人亦神的胡公。
触摸时代脉动:是过去,亦是现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新时代,永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组织与胡公文化团队努力使胡公文化从“史态”转向“活态”,融入当下生活;让胡公文化从“活态”转向“业态”,转化为文化生产力。
胡公文化+生活,探索精神共富新途径。胡公书院设立教学、实践、阅读等基地25个,先后举办200多场文化活动。胡公故事讲座走进机关单位、城镇乡村、企业学校,已举办了130多场。胡公戏剧入选全国清廉戏曲优秀剧目。胡公廉政公交、胡公清廉轻轨车厢投入运营。永康城区的胡公文化园主体工程(胡公文化馆)已在筹建。
胡公文化+传播,融入日常生活新场景。胡公文化宣传以《胡公文化》《永康日报》为基地,拓展到了学习强国、学习时报、新华网、文旅中国等平台媒体,胡公文化的能见度和知晓度得到提升。2022年,历史人文系列纪录片《胡公》完成拍摄,已经省委宣传部审核通过并推送至央视审定候播;《官德文化的闪烁之星——胡公文化基因掠影》短视频荣获全省“最佳人气奖”。
胡公文化+产业,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坐落在胡公故里胡库的永康市胡则史迹馆完成第一期改造提升。胡公求学的永康方岩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胡则纪念馆通过数字化展示和互动体验,让胡公文化的魅力与时光重叠;位于方岩山顶的胡公祠,香火更是长盛不衰。胡公墓所在地——杭州老龙井御茶园是西湖风景区的一部分,传说龙井茶的培植也与胡公有关。位于永康秀岩的“晓舍”民宿,将胡公文化作为乡宿文化之魂,12间客房的名字都与胡公文化有关,意在传承胡公精神。
奋进复兴征程:是回顾,亦是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胡公文化不应只是传说中、典籍中的观念形态,也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
学习胡公的求真务实精神。今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起步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胡公求真务实的调研方式和方法为历代称颂。公元1019年,身为广南西路转运使的胡则,不顾个人安危、不怕山高路远、不惧洪水疾疫,毅然前往宜州明察暗访,仔细审辨,对错判的9条人命案予以平反,百姓感恩。公元1026年,胡则到任杭州知州的第三天,就带上熟悉水务的幕僚和工匠,对钱塘江进行勘察。发布的第一道知州令,就是修筑钱塘江堤。他运筹帷幄,务实笃行,得到百姓响应,治理了杭州水患。
学习胡公的改革创新精神。今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精神。公元1030年,胡公主导的盐法改革是北宋立国以来的第一次经济改革,率先践行了农商并重、义利双行、以义为先的思想,促进了商业流通,改善了百姓生活,增加了国家收入。胡公的盐法改革影响了“浙东事功学派”,为浙江经商传统的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
学习胡公开放包容精神。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我们要珍视胡公留下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元1019年,一艘外国商船在南海搁浅,向广南西路转运使胡则求救,胡则认为外商有难大宋应相帮,遂以自身担保,借外商300万钱继续经商,后来,外商10倍返还借款。2003年6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永康方岩时说:“我们也要像胡公‘睦邻怀远’那样招商引资,加强对外合作。”
作者简介
陆昇 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中共金华市委党校社会文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政治社会学等研究,金华市首批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青年英才,曾获浙江省党校系统精品课竞赛优秀奖、金华市委党校系统精品课竞赛一等奖,主持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课题、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多项。
千年之祥·
重立老龙井
胡公墓碑
敬典录
时间
二0二三年八月六日上午
支持
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永康市人民政府、中国范仲淹研究会、浙江省历史学会
主办
浙江西湖老龙井接待中心、永康市纪委监委、永康市委宣传部、胡公文化研究会、胡公书院
祝贺
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杭州市历史学会、杭州永康商会、永康博士专家联谊会杭州分会、陈亮研究会、胡长孺文化研究会
嘉宾
北京、杭州、金华、永康等地代表100多人
主持
彭建文
仪程
一、行正衣冠礼
二、向胡公墓敬献花篮 六只
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永康市人民政府、老龙井中心、龙井村、永康古山镇暨胡库村、胡公文化研究会暨胡公书院
三、胡联章宣读《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记》
四、墓碑揭幕 鸣礼炮
揭幕九人
陈加元、周国辉、范国强、胡积合、胡联章、彭建文、沈坚、胡礼祥、胡森杰
五、行三鞠躬礼
六、朗诵《胡公谣》
胡公书院少儿班朗诵
领诵 胡亦奇
七、唱《胡公故事》之歌
胡公书院少儿班程莉淇演唱
八、向胡公墓献花 每人敬一花 礼成
附 揭幕人简介
陈加元 浙江省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省长
周国辉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
范国强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范仲淹三十世孙、北京大学教授
胡积合 永康市政协主席
胡联章 永康市政府原党组成员(正处级)、胡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公书院院长
彭建文 浙江西湖老龙井接待中心主任
沈 坚 浙江省历史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
胡礼祥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原书记、教授
胡森杰 杭州永康商会副会长
(彭建文敬录)
寻访胡公路之婺城行
胡公故事讲座(第130场)
举一支火炬 少年励志敬胡公
婺剧胡公系列之《盐榷风云》
方岩胡公祠
毛泽东同志赞评胡公
《毛泽东与浙江》
《习近平在浙江》
胡公像
胡公故事:睦邻怀远
胡公故事:奏免丁钱
《胡则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大宋胡公》浙江人民出版社
盛世励志 继往开来
胡公文化 总第126、127期 主办:胡公文化研究会 胡公书院 主编:胡联章 支持:古山镇党委政府
齐心协力 重立胡公墓碑
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