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综合

帮啥别“帮信” 莫成“工具人”

  帮啥别“帮信” 莫成“工具人”

  诈骗分子想要骗到钱,绕不开两个要素,一个是骗术,另一个是收钱的途径。在电信网络诈骗中,诈骗分子往往在国外,但是收钱的工具往往在境内。诈骗分子会把诈骗来的钱先经过境内账户的转移接力,洗白后再进入账户。这些用于转移接力洗白的境内账户涉及的犯罪,就是帮信罪。

  一、什么是帮信罪?

  帮信罪,刑法上的准确罪名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储存、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1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021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第七条规定,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实施下列行为,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的“帮助”行为: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的;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的。

  二、为什么帮信罪会高发?

  帮信罪高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司法解释对帮信罪帮助行为的认定越来越明确,当前网络犯罪本身呈现高发态势,导致相应帮助行为数量庞大;二是“帮信”人员是整个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中最容易到案的人员。比如银行卡走流水,现在监管非常严,银行卡里如果流水频繁进出不正常,账户马上就会被冻结,所以行为人往往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大量购买银行卡,导致涉案地区广、人数多。由于银行卡是实名认证的,马上能查到银行卡的开户人。

  三、哪些行为属于“帮信”?

  “帮信”的行为类型很多,比如收购、出租、出售、出借手机卡和银行卡,包括通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的各类手机卡及物联网卡,各商业银行的个人银行卡、单位银行账户及结算卡,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还有些犯罪分子会利用网络兼职、日结高薪、刷单返佣金等为诱饵,让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或者无业人员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替他人转账结算,沦为洗钱工具。

  四、“帮信”会有哪些后果?

  首先,“帮信”会触犯刑法,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以及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诈骗罪等。其次,征信会受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信用记录,采取限制有关银行卡、账户、账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措施。最后,出境会受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设区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决定自处罚完毕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准其出境,并通知移民管理机构执行。

  五、如何远离“帮信”?

  不要贪图小利。勤劳致富才能走得长远,不然会自食其果,祸及子孙。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透明。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比如多听听普法节目、多看看普法文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不知者无罪的说法。

  融媒记者 胡美樱子 通讯员 吕毅娉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综合 00003 帮啥别“帮信” 莫成“工具人” 2023-09-01 永康日报2023-09-0100010;永康日报2023-09-0100012;永康日报2023-09-0100013 2 2023年09月01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