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捕蝉神器抓知了去吧
这份属于夏日的快乐你抓住了吗
![]() |
![]() |
![]() |
![]() |
带上捕蝉神器
抓知了去吧
这份属于夏日的快乐
你抓住了吗
捕蝉神器上的知了
喷喷香的知了要出锅啦
对于不少“80后”“90后”来说,记忆里的夏日总是从蝉鸣声中开始的,每年暑假在乡下呼朋唤友的时光,回忆那声声蝉鸣总会敲开我们的心扉。立秋过后,炎热渐退,蝉鸣渐弱,这份属于夏日的快乐你抓住了吗?
父女齐上阵 捕蝉乐趣多
8月的高温天让许多市民出门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不过,前些天的一个午后,在东城街道下店午村,记者发现了两个有趣的身影。
“每到周末就只能躲在家里吹空调,着实有些无趣。”当天,趁女儿午睡,市民王先生与妻子闲谈,还来了一波“回忆杀”。
王先生说,自己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放暑假去外婆家避暑,跟着小伙伴一起漫山遍野地捕知了……忆往昔不如趁现在,王先生是个行动派,于是等女儿睡醒后,他便拿上家里闲置的黏黏乐等,带着三岁的女儿小葫芦(小名)到家楼下去回味儿时的快乐——捕蝉。
“爸爸小时候可是抓知了的高手呢,看爸爸给你露一手。”只见王先生慢慢拉长鱼竿,在顶端缠上黏黏乐,在家周边的树木间循声寻找知了的身影。小心翼翼地拨弄开树叶,王先生发现枝干上一只知了叫得正欢,一个眼疾手快,它便被黏住动弹不得,只得乖乖搬入新家——“小葫芦”手里的塑料瓶。
约莫过了2个小时,王先生收获颇丰,抓了十余只知了。“这两天知了不多,今天的工具也不够称手。”显然,王先生对自己的战绩不是很满意,他告诉记者,如何捕蝉也大有学问,“可以在地上找洞口,如果洞口小且表面土壤特别薄,那里面就一定有蝉,用手把洞挖开将其揪出即可。”
此外,称手的工具也是让捕蝉事半功倍的关键,小时候的捕蝉工具都是心灵手巧的外婆给王先生做的。用上家里多余的布头缝出布袋子,在袋口绕上一圈铁丝并用针线固定好,再加根细竹竿子,就是一个捕蝉神器了。这种神器不仅能抓知了,用来捕萤火虫和捞小鱼都非常好使,这让他的伙伴们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短暂的捕蝉让王先生重新回味了儿时的快乐,让“小葫芦”也体验了一把父亲的童年。时光倒流,夏日的记忆,总是如此清晰,仿佛欢快的蝉鸣总回荡在耳畔,空气中的草木香气会偷偷闯入鼻息。
立秋蝉鸣尽 且吃且珍惜
你的小时候有知了的味道吗?在记者的记忆里,知了是带有柴火味的。依稀记得儿时和小伙伴抓了知了,会摘掉翅膀洗净后用小木签串好,趁着外婆做饭时,就挤在柴火灶边上,原汁原味烤着吃。哪怕知了外壳被烤得碳化,肉只剩一点点,双手和嘴边都吃得乌漆麻黑,仍觉得那是人间至味。
如今,知了成为卤味热销品,价格也不断水涨船高。要是去店里买现成的,没个上百元还真吃不过瘾。8月14日,记者探访了在我市经营一家知了铺的资深大厨应冬翠,帮大家揭秘这热销15年的知了烧制方法。
天才蒙蒙亮,应冬翠就忙碌起来了,每日畅销的生意需要她尽早把50多公斤的知了烧制好。“来自衢州的知了味道比较鲜美,价格自然也就相对高些。过了立秋,知了便越来越少,要吃新鲜的得趁现在了。”应冬翠说,按照往年经验,这个时间段的知了价格基本上是一年中的谷底,等天气再冷一点,想要过嘴瘾,哪怕愿出高价也只能吃到冷冻保存的知了了。
【知了是害虫吗】
“小葫芦”手里的塑料瓶装着知了
蝉属于半翅目蝉科动物,又称“知了”,有两对膜翅,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
知了是一种危害园林的害虫,蝉幼虫躲在土下面,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维持生命,而成虫靠吸食树汁和树浆为食,这样会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
蝉约2000余种,包括蚱蝉、鸣鸣蝉、草蝉、斑蝉、薄翅蝉、黑翅蝉、红眼蝉、龟纹、秋蝉等。大部分知了都生活在地下,即使树上的知了全部被捕捉,树下还有更多幼虫,大量捕捉知了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炒知了的步骤】
知了是夏日限定美味,还没过够嘴瘾的市民不妨跟着大厨提供的步骤炒起来。
1.锅中加入足量的油,油热后加入八角茴香、桂皮、生姜碎、蒜瓣,喜辣的还可加入干辣椒。
2.待香料炸出香味后,倒入洗净的知了,持续煸炒,直至知了的水分炒干。
3.按自身口味加入适量盐、酱油调味,再加入冰糖增鲜,最后加啤酒焖煮入味。2公斤的知了需加入两大瓶啤酒,差不多与知了齐平的量。
4.加盖焖煮,期间需开盖翻拌几次,这可让知了入味更均匀。大约烧制40来分钟,等所有水分炒干,知了便可出锅啦。
融媒记者 胡莹璐 实习生 任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