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经济开发区

聚焦招大引强补链 调优结构创新服务

开发区持续打好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主动仗

  聚焦招大引强补链 调优结构创新服务

  开发区持续打好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主动仗

  作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重大项目落地主要承载平台,经济开发区高标准谋划、高水平服务,围绕产业发展集群,有序推进招大引强工作,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热土引来“源头活水”。

  日前,面对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招大引强等方面问题时,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志云这样回答:“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在项目,突破在招商。聚力招大引强和强链、补链、延链文章,用新增量壮总量、优总量,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对当前发展阶段的开发区来说尤为重要。”

  据了解,前期,因台风原因,不少工地的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日前,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李红锋冒雨按例来到无水港区块施工现场,实地督查融和元储、星能公司等两个项目厂房的施工进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日投产。

  李红锋说,招商引资是起点,项目落地产生效益才是终极目标。

  一直以来,开发区坚持“服务靠前一步、手续跑在项目前”,健全“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做好“保姆式”对接保障,优化项目代办、提高审批效率等,全方位保障重大产业项目扎实推进,努力构建服务好、质量高、审批快的优质营商环境。同时,当好项目“服务员”,建立项目推进专班,实行“N对一”联系机制,即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服务团队、一个微信工作群、一个责任人,提供组团并联式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当好难题“协调员”,对所有项目提供“线上+线下”全流程全方位服务:线上组建项目服务微信群,“3分钟响应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协助解决;线下结合每月15日集中办公活动解决项目,对需要与其他部门合力攻坚的项目,做到精准交办。

  “签约是铜,落地是银,达产才是‘金’济效益。我们建立‘招落一体’的闭环管理机制,就是为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干部下沉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达产、快见效。”何志云说,开发区还当起了项目“监督员”,按照“以天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的工作要求,全域推进清廉工程建设,严肃查处“庸懒散浮拖”等现象。如百晟达项目在4天内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在全市“大晒拼”中被评选为“奔牛”项目,全市仅有2个。

  此外,开发区努力当好承接空间“拓荒者”,利用土地资源充裕的优越条件,放宽政策,不断创新“零供地”“先租后供、项目代建”等工作模式。

  去年10月,开发区整合闲置厂房资源,较早出台《工业厂房出租管理办法》,并上线使用租赁平台,以数智赋能,促进招引项目第一时间找到合适厂房。同时,建好储备国资厂房,开发区现有70亩11万平方米西朱小微园承接平台,51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金山孵化园主体结顶,120亩标准厂房在建,投资3000万元改造无水港区块8月底完工等。

  记者了解到,开发区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快速推动政策处理,投入1500万元创新打造我市第一宗标准地示范样板,设计悬臂式挡墙,最大程度节约土地资源。

  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区还要当好平台开拓者,重点推进老长城区块119公顷低效用地联片改造工程,全面统筹205宗低效用地“清单式”销号,盘活闲置用地,扩增承接平台。2023年上报成片开发方案7宗570亩,用于产业项目落地,切实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真正实现“以地等企”,让招大引强项目落地、生根、见效。

  开发区金山东路企业孵化园效果图

  精准招商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开发区传统五金制造业优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足一成,对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调整和优化经济产业结构迫在眉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该区紧盯产业链缺失环节和短板弱项,绘制链式招商地图,精准招商。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一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为了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我市传统五金制造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开发区马不停蹄拜访企业、紧锣密鼓推介招商、密集签订合作协议,多措并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5月,总投资30亿元的永康市深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开业。该公司董事长戴铮介绍,项目前期租用5万平方米厂房,规划日产40万只高倍率圆柱锂离子电芯、日产3万套小动力PACK以及月产3万套储能PACK;规划用地面积150亩,总体产能规划10GWh,包括了大圆柱和大方型电芯制造,以及储能PACK制造。同日,开发区与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就年产15GWh储能模组及系统项目签订战略协议,该项目首期建设年6GWh产能,第二期建设年9GWh产能。

  据统计,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开发区与市招商中心共同统筹招引,共签约落地3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额达138亿元;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6个,企业21家,产值占比7.6%,同比增长53%。

  随着深伟业、融和元储等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不仅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且园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更为开发区未来“航行”锚定了新坐标,锁定了新方向。

  “引进一个标兵,形成一个集群。”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产业链建设为着力点,持续发力,紧扣五金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新兴产业,不断补齐产业链条,“因链施策”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新格局。

  此外,开发区还将抓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聚焦杯

  项目签约现场

  创新模式 全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达产

  实地督查项目施工现场

  融媒记者 程明星 实习生 吕昂泽

  业、电动工具、门业等传统产业高端化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生产线、机器换人示范企业,实现动能转换。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6 聚焦招大引强补链 调优结构创新服务 2023-08-11 永康日报2023-08-1100006;永康日报2023-08-1100007;20428703;永康日报2023-08-1100008;永康日报2023-08-1100010;永康日报2023-08-1100009;永康日报2023-08-1100012;永康日报2023-08-1100011;永康日报2023-08-1100014;永康日报2023-08-1100015;永康日报2023-08-1100013 2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