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聚民意 融合监督提质效
有意见“码”上提,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线上线下聚民意 融合监督提质效
有意见“码”上提,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B
“八八战略”在身边
本报讯(融媒记者 童英晓 通讯员 赵开浪) “自征集令发布以来,我们已收到近千条意见建议。”8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相关负责人说,本月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执法检查、智慧养老服务工作视察、小区业委会“三资”管理调研和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调研等活动。
据悉,市人大常委会对于年度重点监督工作,在组织代表视察前一个月,都会通过“永康人大”微信公众号、“掌上永康”App、永康电视台等进行预告,鼓励群众通过扫代表码、联络站码或到代表联络站,反映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迭代升级监督方式,对81项监督工作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监督,将群众“码”上提的意见建议和代表现场视察结合起来,充分吸纳民意民智,切实提升监督工作质效。截至目前,在芝英千年古城建设、农村污水管道建设、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中,代表群众参与12900人次,提出意见建议11800条。
南苑区块征迁工作开展以来,金华市人大代表吕月眉每隔几天就要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坐坐。“征迁过程中,各类群体诉求不一致,要多听听各方的意见。”吕月眉说,有人建议开展“安置房施工开放日”活动,让人大代表、征迁户代表现场监督安置房建设情况;有人希望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持续监督……“大家提的建议都很接地气,让代表开展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吕月眉表示,不少征迁户“码”上反映心声,也让代表了解了他们的难处,在充分的沟通交流中,打开了他们的心结,在和风细雨中化解了许多 老大难问题。
有意见“码”上提,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代表履职盛满民意。
为克服代表履职积极性一阵热一阵冷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对“码”上提的意见进行归纳,让代表开展视察更有方向,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加精准。
在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专项行动中,拆除企业内搭建的钢棚成为焦点,拆除的标准、拆除的力度与企业息息相关,如何统筹消防安全和企业生产?市人大代表徐保卫对此高度关注。为此,他2次到市消防救援大队调研,深入8家企业倾听心声,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结合前期群众线上提交的意见建议,提出了分类施策、有序拆除的合理化建议,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
“建议被采纳,对解决问题起到推动作用,也让代表更有成就感。”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代表在各项监督工作中发言、提建议的频次提高50%左右,建议的质量也有较大提升。
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在开展监督工作前,让群众意见得到充分表达,让代表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更好地推动代表履职,提升监督质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