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胡公文化

一心为民造福者千载留芳

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敬典在杭州举行

  一心为民造福者千载留芳

  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敬典在杭州举行

  陈加元、周国辉等领导同仁参加敬典

  胡联章宣读重立胡公墓碑记

  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揭幕

  胡公书院小学员朗诵《胡公谣》

  群英荟萃 继往开来

  胡公文化   总第123期   主办:胡公文化研究会 胡公书院   主编:胡联章   支持:古山镇党委政府

  □王佳涵 雨晨

  8月6日,风清气爽,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敬典暨第三届胡公文化研讨会在杭州老龙井举行。

  北宋名臣、政治家胡则(胡公),忠心为国、赤诚为民、勤廉为政,百姓敬仰,尊称其为“胡公大帝”。1959年,毛泽东同志赞评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清官”;2003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永康方岩,号召“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座右铭”。本次活动得到了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永康市人民政府、中国范仲淹研究会、浙江省历史学会的大力支持,由浙江西湖老龙井接待中心、永康市纪委监委、中共永康市委宣传部、胡公文化研究会(胡公书院)主办。浙江省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省长陈加元,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周国辉、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范仲淹30世孙、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常务所长、教授范国强,浙江省历史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沈坚,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倪艳红和胡公故里永康市政协主席胡积合等领导专家与市民游客100多人参加。

  上午10时,在老龙井胡公墓广场,众人怀着敬仰的心情,行“正衣冠”礼,向胡公墓敬献花篮、鞠躬致敬。现场,胡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公书院院长、胡公31代孙、胡公墓碑敬建人胡联章深情宣读了《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记》,胡公书院少儿班的胡亦奇、应晨轩与程莉淇等学员朗诵《胡公谣》、演唱《胡公故事》之歌,以表达缅怀先贤、传承美德、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之宏志大愿。

  胡公一生77岁,为官47年。他三朝历政,十握州纲,六持使节,两任计相,曾两次出任杭州知州。他体察民情,轻徭薄赋,治理钱塘、兴文重教、扶茶护农、助商建市,因“守杭有惠政”,百姓感戴其恩德,在上龙井(今老龙井)立“生祠”敬之。胡公以杭州知州加兵部侍郎致仕,隐归西湖,与弟弟胡赈一起订立《胡氏家训》示后。胡公对杭州感情深厚,他曾称赞杭州“素为善地,蔚有秀民”。宝元二年(1039年),77岁的胡则于杭州私邸(吴山脚下十五奎巷)寿终。百姓感怀其功德,欲遂其生前所愿,魂栖西湖之畔。宋仁宗顺应民意,在杭州西湖龙井狮峰山麓(龙井源),赐地51亩建胡公墓。

  时逢盛世,重立老龙井胡公墓碑,具有里程碑意义。据西湖老龙井接待中心主任彭建文介绍,已查到的史籍记载,胡公墓已有九次建筑与修缮,最近三次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由前上海道台、江苏按察使应宝时等重修;民国六年(1917年),省长吕公望嘱修;2002年,省主要领导支持复修。老龙井不久前又被命名为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胡联章介绍,这次因起于寒暑,原碑摧伤,亟待重立,得到了主管部门的支持。为此,有关人员六访幽深老龙井,五进沙尘采石场,构思多种方案,选定福建青石,规依古制、基同时上,请西泠名家书法、石艺大师刻制。7月31日,44人齐奋力,重超900公斤的胡公墓碑一次性安装成功。

  千年文脉,传承赓续。当年,范仲淹为胡公撰写了2100多字的墓志铭,肯定其“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预言胡公“百年之为兮千载后”。专程从北京过来参加重立敬典与研讨会的范国强教授说,胡公与范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一脉相承,是十分可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主题思想教育、知行合一、为民造福的丰富教材,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原书记、教授胡礼祥表示,天地间有杆秤,秤之砣乃百姓。先贤胡公心怀天下、福民强邦,百姓称神,历代封赏,不愧为古代为官者楷模,当代从政者榜样。

  当天,还在老龙井举行了纪念胡公诞辰1060周年暨第三届胡公文化研讨会、胡公文化基因解码成果展。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胡公文化 00005 一心为民造福者千载留芳 2023-08-08 永康日报2023-08-0800012;20401463;永康日报2023-08-0800011;20402693;20401484;永康日报2023-08-0800015;20404267;永康日报2023-08-0800016;20401542;永康日报2023-08-0800017;20401573;永康日报2023-08-0800018;永康日报2023-08-0800019;永康日报2023-08-0800013;永康日报2023-08-0800014 2 2023年08月08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