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看点

好心医师义务上门针灸

9年高位截瘫患者重树生活信心

  好心医师义务上门针灸

  9年高位截瘫患者重树生活信心

  “看着他的身体慢慢地恢复,我也感到很开心。”7月30日,说起48岁高位截瘫患者陈振楼的近况,谢国平无比激动。

  陈振楼是西溪镇棠溪村人。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和睦,儿女双全,一家人对美好未来憧憬无限。然而,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陈振楼因脊椎受损而高位截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谢国平为陈振楼做护理

  高位截瘫9年 家人无微不至地照料

  卧床9年,为了让陈振楼重新站起来,他们一家人四处辗转求医,精心照顾,上海、南京、杭州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只要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然而接诊医生无不摇头告诉他们:“高位截瘫没什么办法,以后都只能躺在床上了。”

  一年年过去,一家人也慢慢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不过,厄运的降临没有击垮这个家庭,陈振楼一家人依然阳光,积极向上。

  “车祸发生后,我就一直躺在床上,每个医生都说我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好转的,我们也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陈振楼说。直到今年2月底,陈振楼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中医师——45岁的谢国平。

  “西医效果不行,要不我们试试中医针灸。”在全国人大代表黄美媚介绍下,谢国平来到陈振楼租住处为其诊治。

  第一次踏进陈振楼家时,谢国平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只见陈振楼面色红润,肌肉也没怎么萎缩,一点都不像已是躺在床上9年的人。“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难度极大,他一直没有长过褥疮等并发症,衣服被褥也总是整洁如新。这与他的家人细心呵护分不开。”谢国平深有感触地说。

  经过简单的初步检查,谢国平发现陈振楼还有躯体反射,随即就给他做了一次针灸。没想到,原本全身无法动弹的陈振楼,在做了一次针灸后,就有了明显的反应。他的左手左脚能缓慢地动弹,也能轻微抬离床面了。

  第一次针灸后的结果,不仅给了陈振楼一家希望,也给了谢国平动力。“有希望,让我来试试。没有特殊情况,我隔天来给你做一次针灸。”知道陈振楼家的经济压力,谢国平分文未收。

  此后,谢国平风雨无阻,隔一天就上门为陈振楼做一次针灸。

  四个多月的针灸治疗 他的左手能举过眉毛

  7月20日,又到了谢国平上门为陈振楼做针灸的日子。“谢医生你来啦!”“我给你们带了个大冬瓜!”经过四个多月的相处,谢国平和陈振楼一家已经成为朋友。

  “手臂和指头麻吗?最近两天手臂还胀吗?这样是不是好一点?”一进门,谢国平就仔细地检查,并询问陈振楼近两天的状况。

  经过四个多月的针灸治疗,陈振楼左手的肌力从一开始的0级,恢复到了接近3级(临床上,一般将肌力按照0-5级的标准分为6级,普通人为5级),中枢神经也在逐步恢复。他的左手左脚的恢复情况较好,左手原本只能缓慢动弹,到现在已经可以举过眉毛左右的位置,右手右脚也在逐步地恢复中,背部的敏感度也越来越强。以前坐轮椅时,陈振楼连头都不能抬起来,现在可以保持1小时。

  “高位截瘫的恢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治疗过程,我虽然从来没有对他们作出过承诺,但是我在内心深处暗暗决定,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就会持续给他义务治疗,直到他恢复到较理想的状态,甚至达到简单自理的程度。”在谢国平看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身为一名医生应该尊崇的职业精神。

  据了解,谢国平是一家中医诊所的负责人,2001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他说,当时选择学中医也是秉持“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理念,希望能为中医文化的伟大复兴之路添砖加瓦。

  如今,在谢国平的无私帮助下,陈振楼的身体在慢慢地恢复,一家人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融媒记者 胡华超 应栩漪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5 好心医师义务上门针灸 2023-07-31 永康日报2023-07-3100007;永康日报2023-07-3100008;20329244;永康日报2023-07-3100010;永康日报2023-07-3100011;永康日报2023-07-3100012;永康日报2023-07-3100013;永康日报2023-07-3100014 2 2023年07月31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