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综合

用心传递温暖 公益不分国界

李爱姿:以大爱诠释企业家精神

  用心传递温暖 公益不分国界

  李爱姿:以大爱诠释企业家精神

  L

  立信义 弃陋习 扬正气·文明与我同行

  从积极捐款10余万元建设家乡文化礼堂、修桥铺路,到带头参与众筹林,建成湿地公园润泽美丽故土;从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以企业为阵地,慷慨解囊为社会不同群体捐赠口罩近18万只,到自掏腰包为国外客户无偿捐赠物资、对接资源……10余载公益路,李爱姿用自身行动点燃善意的火种,温暖乡邻,照亮企业发展前进的道路。

  勇担社会责任

  践行人间大爱

  “这个事情已经过去挺久了,我当时也没多想,就是觉得不管站在个人立场还是国家立场考虑,都是我义无反顾要去做的事情。”记者联系到李爱姿时,她正在返程的高铁列车上。当谈起2020年获评“中国好人”一事时,她的语气十分平静,只是寥寥几句带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李爱姿毫不犹豫地选择将原定给国外客户的4万只KN95口罩,通过省慈善总会捐赠给武汉,独自消化企业声誉、客户关系可能会受损的风险和近10万元的违约赔偿。即便如此,她依然表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的命运和个人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好了,大家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此后,李爱姿又带领家人坚持抗疫,前后共捐赠近18万只口罩,总价值约百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胸怀家国、义字当先、同舟共济的良好品德。

  在国内疫情相对稳定后,李爱姿也未停下脚步。她忙着支援国外客户,为他们无偿捐赠、加急运输口罩等物资,积极帮助他们对接国内资源。而面对当初因违约“得罪”的国外客户,李爱姿也是全力支援,终于将这笔“违约”的订单扭转为彼此之间更加坚固的情谊纽带。

  “我觉得爱是相互的,如果有人不图名、不图利地对你好,那你也会感受到,也会感激他。这放到企业之间也是适用的,信任就是我们跟客户之间最重要的连接。”李爱姿告诉记者,疫情三年,在企业正式复工复产后,虽然无法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但基于之前积累下的经验和口碑,不仅让企业赢得市场认可,得以立足,更是实现了业绩的逐年增长。

  公益不分国界,真诚传递温暖。记者了解到,李爱姿的企业创办至今,产品已经出口162个国家。2019年,李爱姿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客户口中了解到,当地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存在困难。她随即与客户商议,为困难儿童送去了大米、油、书包等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并捐赠了资金,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而在今年暑期之后,李爱姿将拾起因疫情暂时卸下的行囊,前往非洲,与国外客户一起做公益、行善事,将爱心送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身边。

  在外不忘故土

  善行反哺家乡

  当谈到走上公益道路的初心,李爱姿直言是受家中长辈的影响:“一直以来,我的公公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村民,村里修桥铺路都是他心里的大事,能出力就出力。这给我们家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树高千尺,不离故土。据了解,李爱姿是象珠镇山西村人,因工作原因,一家四口如今在义乌生活。然而在她眼中,家乡山西村一直是一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好地方,即使在外打拼,她的内心依然时刻牵挂着家乡的发展。

  近年来,山西村村两委筹资上百万元用于建造文化礼堂、修桥铺路、植树造林等工程,将该村打造成传统建筑、人文底蕴与湿地公园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的美丽乡村,而这其中就有李爱姿一家人的贡献。“有一次村里要修桥铺路,他们夫妻俩就出了12万元,是当时出钱最多的一户。后来修家谱、建众筹林这些活动,他们一家四口也都积极参与。”说起李爱姿一家为村里做的好事,山西村会计胡建成如数家珍。

  看着如今家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村民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李爱姿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意义,也很值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希望家族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好,能为下一代营造一种良善的氛围。”李爱姿说。

  融媒记者 程卓一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综合 00003 李爱姿:以大爱诠释企业家精神 2023-07-31 永康日报2023-07-3100009;永康日报2023-07-3100010;永康日报2023-07-3100011;20341563 2 2023年07月31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