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看点

相隔4000公里 跨越60多年

78岁援疆老人圆梦回故乡

  相隔4000公里 跨越60多年

  78岁援疆老人圆梦回故乡

  相隔4000公里,13岁远离故乡,60多年的杳无音信,无时无刻的心心念念……7月21日,援疆老人槐梅芳在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的帮助下,终于得以圆梦,联系上家乡的亲人,回到让她魂牵梦萦的故乡——龙山镇桥下南村桥下三村自然村。

  “万万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再回来。从13岁离开,已有60多年,我一直没有回来过。”在回乡的车上,槐梅芳对记者说。

  1946年,槐梅芳出生于原龙山镇桥下村(现为龙山镇桥下南村桥下三村自然村),由于亲生父母在新疆建设兵工团工一师工作,她从记事起便一直寄养在邻居朱邦宪家中,于是朱邦宪成了她异父异母的弟弟。

  1959年,槐梅芳被亲生父母接走,定居新疆。出于种种原因,离开不久后,槐梅芳就与永康老家断了联系,仅知道自己年少时生活的地方叫桥下村。

  时光荏苒,思愁不断。60多年来,槐梅芳多次向新疆人社部门求助,但苦于没有详细地址与联系电话,迟迟无法找到当年的寄养家庭。

  “我妈妈的心愿就是想回到永康,再去桥下看一看,找找还有没有亲人。”槐梅芳的儿子齐海龙一直记着妈妈的话。在台州出差时,他通过台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打听到了桥下这个地方。在听闻槐梅芳的故事后,台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立马我市相关部门联系。

  “我们接到消息后,立即联系了桥下三村自然村干部。直到当晚10点半,终于找到槐梅芳依稀记着的三人名单中的朱邦宪。”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秘书长卢立武说。

  在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的帮助下,槐梅芳很快与朱邦宪通上了电话。

  “我当天就给弟弟打电话了,他激动,我也激动。我就剩这个弟弟了,没想到还能再见一面。”槐梅芳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60多年后的再相见,让两位老人局促得像孩子一样,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抱一下,快抱一下……”在子女的鼓励下,他们终于相拥在一起。拥抱结束后,槐梅芳用手比画着他们的身高:“我走的时候,他还是小小的,个子也是矮矮的。”

  亲人重逢,总有说不完的话。两位老人聊着家长里短,从小时候的回忆,又聊到了分别时的不舍,说着说着便湿润了眼眶。槐梅芳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用防水密封袋包着的黑白相片——这是朱邦宪在十六七岁时寄去新疆的相片。“这个男孩儿就是朱邦宪。收到照片后,我心里就更想念了。”她说。

  与亲人相认后,槐梅芳提及桥下三村自然村的变化之大,让她记不起回家的路。她一路走一路看,在朱邦宪的指引下,来到了曾经生活过的老房子,也为圆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融媒记者 许诺

  槐梅芳和朱邦宪激动相拥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5 78岁援疆老人圆梦回故乡 2023-07-26 永康日报2023-07-2600008;永康日报2023-07-2600012;永康日报2023-07-2600011;永康日报2023-07-2600013 2 2023年07月26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