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里多了处特别“建筑”
一只绿翅短脚鹎打着“哈欠”
![]() |
院落里多了处特别“建筑”
一只绿翅短脚鹎打着“哈欠”
近日,在江南街道园周村江南艺术馆的院落里多了一处特别的“建筑”,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角落的一棵小果树上竟筑着一个鸟巢。只见几片粽叶,些许树枝和泥巴,搭成一个坚固的小窝,一只鸟儿顶着烈日坐卧其间。
绿翅短脚鹎
7月15日,记者来到江南艺术馆,该馆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个鸟窝是客人来吃饭时偶然发现的,更令人惊喜的是,窝里还有三枚鸟蛋。“鸟妈妈每天除了外出两小时觅食,其余时间都趴在窝里孵蛋。不知道小鸟哪天会破壳而出,刚出生时会是什么样?”自从发现这个鸟窝,李女士都保持一定距离观察,避免打扰到它。鸟妈妈一家的到来让李女士每天都充满期待。
记者为此咨询了市野保站工作人员。据介绍,此鸟学名叫绿翅短脚鹎,鸟头和脖子呈现栗褐色,而它的肩、背和腰呈现橄榄褐色,微泛黄绿色。绿翅短脚鹎的繁殖期在5月至8月,习惯在小乔木或林木灌木上筑巢,窝卵2枚至4枚。一般来说,它的孵蛋期是10天至14天,最佳孵蛋气温是37℃至38℃。记者还了解到,当时正值午间,室外气温接近40℃,鸟妈妈时不时“打哈欠”是通过张开嘴巴呼吸,并通过加快呼吸的频率来提高散热效率,带走体内的热量。
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尊重鸟类习性,与野生鸟类保持距离,不人为干扰野生鸟类的生活、不破坏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希望大家都能提升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意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蓝天精灵’。”
融媒记者 施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