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时政·专版

守牢民生保障线 打造人才新高地

市人力社保局谱写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守牢民生保障线 打造人才新高地

  市人力社保局谱写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颁奖现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2023年的进度条已然过半,回顾上半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力社保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动能、以实干为导向,聚焦“七优享”工程、省市民生实事和重点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服务好社会发展大局。今年以来,我市就业大局保持稳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人才支持日益增强,劳动关系总体和谐,人社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贡献人社力量。

  做大做深就业蓄水池 夯实民生之本

  “以前,找工作费时费力。现在,我在零工市场登记好信息,用人单位就可以联系我,方便极了。”刚填完求职意向表的李先生说。

  建好零工“小市场”,服务就业“大民生”。今年,市人力社保局统筹现有商超等资源,建设本地零工市场。零工市场以“即时快招”的服务模式,帮助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精准匹配、快速对接。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两个零工市场,开展招聘活动14场,服务企业678家,提供就业岗位8728个。

  “今年春节,我坐上‘来永直通车’,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来自云南的罗瑞为市人力社保局的贴心服务点赞。

  据悉,为补足企业用工缺口,市人力社保局抢抓春节前后务工人员跨省流动关键时期,通过跨省招人、包车接送、下车送岗等方式,以“保姆式”跨省招工服务链,有效破解企业招工难题。

  今年以来,市人力社保局多措并举做好就业服务,统筹政府资源、撬动市场资源,深化市场就业潜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高效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16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5%以内;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77万元,扶持创业人员188人;开展跨省劳务协作,新建3个省外劳务基地,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1403人,带动东西部人员就业增收。

  构建社保体系新格局 织密民生保障网

  今年,市人力社保局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社保的民生兜底作用,构建更完善的共富型大社保体系。

  6月底,我市5家企业的银行账户收到来自市人力社保局的一笔资金。这是市人力社保局发放给企业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会保险补贴。

  据悉,为减轻女职工产假期间的企业用工成本,建立女职工生育成本分担机制,市人力社保局积极贯彻落实企业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目前,市人力社保局已审核发放4批企业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会保险补贴,共计12.5万元。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今年以来,市人力社保局持续开展社保政策宣传“六进”活动,将社保惠民、利民政策送到人民群众手中;聚焦国企、重点企业、参保率低企业,精准推进社保扩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2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65%;组织开展社会化管理政策培训及系统操作培训,服务企退老人5000余人次;制定出台《永康市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培训、检查、约谈企业266家次,扭转工伤案件多发局面。

  优化人才引育新生态 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驱动力。市人力社保局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扎实开展人才引进、培育工作。

  以会为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5月19日,第二届永康工程师大会顺利举办。我市与浙江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助力“青蓝接力”;成立永康电动工具行业创新工程师评审委员会、永康工程师智库服务团,强化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以站为媒,释放引才聚才活力。6月26日,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授牌仪式在永康五金技师学院举行。工作站的成立让人才“干事有舞台、事业能发展”。我市扶持校企合作,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今年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新招引入站博士后16人。

  今年以来,市人力社保局紧扣我市打造“世界五金之都”“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主线,把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作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人才引进、培养。建成大学生欢迎中心,赴外招才引智,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40余场,引进青年大学生11896名、青年博士27人;深入实施工程师培育计划,组织培训班4期,培育产业特色工程师200余人;申报大学生实习基地16家、见习基地10家。

  赛训评“三手联弹” 壮大五金工匠队伍

  6月,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在我市举办,选拔培养了一大批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新时代浙派工匠,展示了新时代浙派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良好面貌。

  赛后,市人力社保局选树永康工匠、技能大师等优秀技能人才典型,持续弘扬工匠精神,同时挖掘我市技能人才培育典型经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技能人才引育政策,优化升级技能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为我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拓宽人才引育之路。

  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是我市积极推进五金工匠队伍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能评定体系不断优化,让“成才阶梯”可视可攀;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持续引进,住房等配套政策落地,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各类职业技能人才评选、竞赛活动持续开展,营造“崇尚工匠精神,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市人力社保局从技工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四方面入手,推进技能人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五金工匠队伍,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截至目前,“浙派工匠”民生实事任务超额完成,累计开展职业培训1.7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442人;举办3个项目职业技能竞赛,320余名选手破格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全面推进企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工作,年度新增等级认定备案企业16家。

  书写薪资无忧新篇章 筑牢社会和谐之基

  市人力社保局坚持以“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加强劳动关系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建设,完善与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街道的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齐抓共管、高效协同的劳动关系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试点工作,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8890便民服务平台、110报警服务台等平台的整合贯通,建立一网通关信息分流处置中心,形成欠薪处置工作闭环,加快欠薪投诉引流分流,欠薪动态化解率达90.61%。

  同时,市人力社保局每周通过“永康掌上人社”微信公众号推送“欠薪警示案例”,宣传劳动用工相关的法规政策;开展“开工第一课”“一月一村”劳动用工大整治活动29场,覆盖企业和工地1.7万余处,为企业主普法;成立“助企帮帮团”,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此外,市人力社保局深化“互联网+调解仲裁”模式,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305人次,开展用工体检147家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2649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99.09%,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5876.97万元。

  社会保险政策培训会

  开工第一课

  “下车即上岗 就业永保障”活动现场

  第二届永康工程师大会

  融媒记者 郑旭华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5 守牢民生保障线 打造人才新高地 2023-07-15 永康日报2023-07-1500006;永康日报2023-07-1500007;永康日报2023-07-1500008;永康日报2023-07-1500009;永康日报2023-07-1500010;永康日报2023-07-1500011;永康日报2023-07-1500012;永康日报2023-07-1500013;永康日报2023-07-1500014;永康日报2023-07-1500015;永康日报2023-07-1500018;永康日报2023-07-1500019;永康日报2023-07-1500023;永康日报2023-07-1500025;20211864;永康日报2023-07-1500016;永康日报2023-07-1500017;永康日报2023-07-1500020;永康日报2023-07-1500021;永康日报2023-07-1500022;永康日报2023-07-1500024;永康日报2023-07-1500026;永康日报2023-07-1500027 2 2023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