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位专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公安局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 |
点位专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公安局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下载浙里办App,搜索公安专区或浙警在线,100多项公安业务可实现网上办、轻松办……”7月6日,在石柱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石柱派出所的工作人员通过短视频向刚办理好驾驶证相关业务的应女士展示如何用手机线上办理交管业务。今年以来,像这样讲解如何线上办理交管、户籍、居住证等业务的短视频,市公安局已发布11个。
为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与各部门深度融合,不久前,市公安局正式出台《永康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逐步将交管、户籍、出入境、流动人口等服务向警务室等实体化点位延伸,实行点位专管代办制度,为孤寡老人、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
。
民警使用平板电脑给群众办业务
服务送上门 群众办事不出村
“政务当先,服务为要。”一直以来,市公安局致力于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今年4月,该局联合市政管办等相关部门在石柱派出所辖区试点实行“1个镇级行政服务中心+N个村企级便民服务延伸点”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3个乡镇17个村从“最多跑一次”向“办事不出村”“随时随地办”转变。自试点运行以来,群众办理公安业务所需时间缩短近一半,满意率达99.8%。
舟山镇铜山村是我市最偏远的山区之一,山路崎岖,一半村民散居在半山腰,且以留守老人居多。有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出门办事也不方便。6月初,点位专管代办员徐月英进村宣传政策时,得知村民楼奶奶的户口本遗失,因为不方便,楼奶奶一直未补办。徐月英当场使用平板电脑帮老人申请补办了户口本。
近年来,随着“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推进,群众办事办证越来越便捷,但信息化办理模式对于一些老年人和弱幼病残人员来说并不方便。为此,石柱镇在实体化运行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由石柱派出所牵头和培训,村干部、辅警等组成的帮扶团队,分别在17个村设置17个点位并配备专管代办员。代办员通过帮办、代办或现场直接办理,为村民提供“上门讲解政策、全程帮办代办、上门送达教用”等一条龙服务。
今年以来,石柱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已累计为困难群众开展上门办理身份证、送证等服务4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补办驾驶证、户口本、申请免检标志等事项60余件。
业务就近办 异地办事不费时
“到行政服务中心驾车要四五十分钟,来这里才8分钟。办业务也快,真是太方便了!”6月20日,马女士在收到崭新的驾驶证后,来电点赞前仓镇篁源一村界牌自然村便民服务点工作。
马女士是永康人,在缙云县某公司工作。她的驾驶证遗失一个多月,因为不擅长使用手机办理线上业务,而且工作地离我市城区又远,一直未补办。直到得知与缙云毗邻的界牌自然村有个服务点可以办证后,她便在专管代办员的协助下,仅用10分钟就办结了业务。
我市有许多人在缙云居住、办企业。为方便群众跨区域办理业务,市公安局专门在永缙交界处的界牌自然村设置便民服务延伸点,为我市在缙企业和上万名在缙永康人提供便利化服务。
不仅如此,便民服务延伸点的工作人员还聚焦企业、员工需求,每月开展预约跨界进企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员工“上班没空办、下班无处跑”的难点,让便民服务更加精准。今年5月至今,工作人员已开展多次业务宣传。
随时随地办 便民服务全天在线
“幸亏拨打了服务电话,得知可以延时办理,不然可误大事了!”6月25日下午,在外地出差的周先生赶回我市,准备为即将参加高中会考的孩子办理身份证,由于交通延误,无法在公安窗口下班前赶到。石柱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周先生开通绿色通道,延时办理相关业务,及时为他的孩子办理了身份证。
为优化政务服务,今年4月以来,市公安局在石柱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及17个便民服务延伸点实行工作日延时、周末预约等服务机制,为因工作只能下班后过来办理业务和业务未办完需延时办理急件的群众提供便利。群众可通过扫“云上派出所”二维码提前来电告知诉求,或推荐群众到延伸点就近办理业务,做到“群众未办完,点位不离人”。此外,17个便民服务延伸点代办员全部加入村、企微信群,公布咨询电话,每天提供24小时线上咨询服务。今年5月下旬至今,17个便民服务延伸点累计线上答疑户口迁移、分户、驾驶证年审等问题300余人次。
接下来,市公安局将从现有的政务服务延伸点着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网上办和自助办,全力营造“办事更便、体验更好、效率更高”的办事环境,为全域铺开打好基础,满足群众“线上随时办,线下就近办”的便利化需求。
通讯员 田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