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高温高湿占据天气舞台
今年会是“史上最热”吗
![]() |
未来一周,高温高湿占据天气舞台
今年会是“史上最热”吗
7月7日9时55分,我市主城区最高气温达36.3℃;10时48分,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入夏以来第一个高温橙色预警。很多人感慨,未入三伏,却热出了三伏的感觉。遗憾的是,未来一周,高温、高湿依然是天气舞台上的主旋律,最高气温超过35℃的情况将增多。
烈日下,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市民“全副武装”
今年最大范围高温天气来袭
7月7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刚刚过去的6月,我市平均气温26.4℃,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全市平均降水量19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6.8%。很多人不禁为接下来的日子捏了把汗,因为“上蒸下煮”的日子要开始了。
据市气象台最新消息预报,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高温天气开始上线了。从7月7日起,35℃以上的高温天气几乎覆盖我市大部分地区,7月7日和8日达到本轮鼎盛,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也在29℃左右,体感温度甚至可能超过40℃,闷热感贯穿全天。其中,7月10日前后,受高空槽东移影响,午后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其他时段午后局部有热雷雨。
市气象台预计,7月11日,我市将以36℃的气温“高调”入伏。届时,伴随副高逐步北抬,梅雨季将趋于结束,我市将迎来三伏天的酷热。市气象台提醒,高温天气可能导致中暑、热射病,促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市民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户外工作人群应尽量避开太阳直射时段工作。
很多人好奇,已经进入7月,为什么还没有台风的动静,是不是在“憋大招”?市气象台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生成了3个热带气旋,较常年偏少1个,并不算特殊。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台风登陆我国,较常年略偏晚。
对浙江而言,8月最“招风”。历史上,8月登陆浙江的台风个数最多、强度最强,3个超强台风均在8月登陆。这是因为,此时副高位置偏北,容易“吸引”台风来到纬度较高的浙江。
本轮高温是厄尔尼诺“惹祸”吗
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发布公告确认,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根据该组织最新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在今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较高,至少为中等强度。据中国天气网消息,目前已经有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或2024年极有可能创造全球新的最暖纪录。至于是否真的能破纪录,还要取决于厄尔尼诺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那么,本轮高温是厄尔尼诺“惹祸”吗,我们会不会迎来史上“最热一年”?别着急,让我们先通过数据了解一下:19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共有12次刷新纪录,其中10次发生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的强度越强,对全球平均气温的提升也就越明显。比如2014年至2016年,厄尔尼诺的强度达到了超强级别,这三年全球平均气温连续创下新纪录。气候专家预测,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较早、发展空间大,到冬季发展为中等强度的概率在90%。
那么,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有何影响?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在厄尔尼诺发展加强的背景下,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华东南部、华中南部、西南地区南部降水易偏多,发生洪涝的风险大;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易偏少,发生气象干旱的可能性大。
需要说明的是,厄尔尼诺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复杂的。而且,厄尔尼诺也只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每次的具体情况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融媒记者 吕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