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怒江(泸水)金华(永康)“东迁西归”培训活动启动

带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怒江(泸水)金华(永康)“东迁西归”培训活动启动

  带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本报讯(融媒记者 施俊涛) 6月28日上午,在云南省怒江州职教中心报告厅,“两江千里携手共筑复兴梦想”怒江(泸水)金华(永康)“东迁西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培训活动启动。

  这场横跨2000多公里的培训由浙江、云南两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指导,金华市委统战部、怒江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永康市委统战部、怒江州泸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永康五金技师学院、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承办,是我市进一步推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推行的“三项计划”跨省级联动的重要举措。

  启动仪式上,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及多家永康企业与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签约。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云上五金职校怒江分校正式揭牌。

  活动期间,永康五金技师学院教师为当地师生及社会学员带来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家政服务等专业项目培训。活动还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和红色教育游学,助力当地青年提升技能的同时,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扎根。

  “东迁西归”是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在探索东西协作、校企合作、线上线下融合中形成的职教新模式,实现了职教学生“订单式”全流程精准培养和在职产业工人学历技能双提升,助力“扩中提低”,推动共同发展。

  据了解,去年,我市与云、贵、川、皖、赣5省8所中西部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完成东西部联合招生1800余人。经过一年多的积累沉淀,“东迁西归”模式取得了预期成效,学生的阅历、技能、学识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在5月份举行的四川省巴中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两名来永交流学习的平昌学子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如今,在“东迁西归”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中西部人才投身我市建设,并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一批批心怀理想的人才返乡创业,为中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依托“东迁西归”模式,我市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省内山海协作、省外东西部协作,促进人力资源互补、区域经济合作,让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助力共同繁荣发展的“领头雁”。目前,我市每年培养中高级技工2000人至3000人,每年培训产业工人7000人次以上,为西部地区解决高质量就业3000人至5000人,为我市民企输送高技能人才1000余人,具有一技之长学生的就业薪资有望每月增加3000元至5000元。

  “本次培训活动是着眼于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关键一环而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的。”浙江省民宗委二级巡视员毛建翔表示,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广大青年学生就业创业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带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实现更加广泛深入、全面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

  启动仪式结束后,永康市委统战部、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及企业代表同怒江相关学校招生、就业代表召开政校企合作洽谈、招聘推荐会。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前期经验、现状需求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将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多领域推进。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带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2023-07-04 永康日报2023-07-0400006;永康日报2023-07-0400007 2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