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问诊过程仅用时5分钟 颠覆患者看病就医认知

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迈进AI时代

  问诊过程仅用时5分钟 颠覆患者看病就医认知

  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迈进AI时代

  本报讯(融媒记者 胡美樱子 通讯员 朱颖颖) 日前,市民朱女士来到市中医院医共体江南分院就诊。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朱女士通过微信扫码进入AI预问诊界面。按照系统提示,朱女士回答了几个健康方面的问题,然后点击提交。轮到朱女士就诊时,医生将她提交的预问诊信息同步到医生处方系统,形成病历初稿,再简单和朱女士交流确认,在AI临床助手的帮助下完成精确诊断,整个问诊过程仅用时5分钟。

  “太智能、太方便了。”这次经历让朱女士不禁感叹道,日新月异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完全颠覆了以往她对看病就医的认知。

  长期以来,在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人手不足、医学知识转化应用效率低、慢病精细化管理难等问题一直存在。此外,患者对疾病认知低、无法准确描述病情,以及医生书写病历耗时长、容易漏问信息等问题,也制约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医疗健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应用的快速发展,为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机遇。

  在市卫健局的统筹部署下,今年以来,我市各基层医疗机构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携手腾讯健康、科大讯飞,打造了集AI智能预问诊系统、AI临床助手和智能语音随访系统为一体的AI应用智能矩阵。

  据了解,AI智能预问诊系统基于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医学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研发。该系统能模拟人类医生的问诊思路,协助患者梳理病情。同时,该系统可智能理解患者口语表述,精准识别患者主诉,个性化追问患者病情,生成符合医院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的诊前报告。另外,该系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个性化图文、视频等医学科普资料。

  在诊中环节,医生可以从AI智能预问诊系统获取患者挂号信息和预问诊报告,并一键引用至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根据患者的自诉形成病历记录初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AI临床助手则负责辅助决策,为医生综合评估疾病风险,并提供对应的专业医学建议,辅助医生完成诊疗过程,提升病历书写规范性和专业性,进一步提升医疗安全水平。在AI智能双系统的加持下,医生可以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在诊后环节,我市各基层医疗机构还为市民提供了智能语音随访服务,如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告知、健康宣教、政策解读、满意度调查、服务预约、健康管理等。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数据实时监测与评估、智能预警、主动干预,做到对每一位慢病患者的细致管理。

  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医疗机构是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石,是大众获得疾病诊疗的重要场所。接下来,该局将继续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健康永康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迈进AI时代 2023-06-06 永康日报2023-06-0600006;永康日报2023-06-0600007 2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