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乡村 激活美丽经济
我市奋力谱写“千万工程”新篇章
打造美丽乡村 激活美丽经济
我市奋力谱写“千万工程”新篇章
本报讯(融媒记者 潘燕佳) 泡一杯清茶,在樟树下、临水街旁,静静地品味美丽乡村的风光。在前仓镇大陈村,这样的“慢生活”让很多游客乐在其中。
从环境脏乱差,到村庄美如画,十多年来,大陈村经历了从“大乱”到“大治”再到“大兴”的过程。这不仅是我市建设大美乡村的缩影,也是我市深入推进“千万工程”的真实写照。如今,大陈村全村80%以上农户从事民宿旅游及相关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涨到30000元。村庄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省森林村庄、省生态宜居村等荣誉。
二十年久久为功,我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推进“千万工程”,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深刻改变了乡村面貌,形成“点上出彩、线上出新、面上洁净”的大美乡村建设格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变的远不止人居环境。从2003年起,我市全面推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三清四改”,彻底改变脏乱差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发展活力。同时,通过集镇区域整治、“门前三包”等措施,让“三清四改”工作深入农户、深入家庭。目前,我市共创建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7个,金华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59个,金华市村庄整治建设示范村35个。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围绕“四美三宜二园”(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的目标要求,不断改善城乡、人与自然关系,为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夯实基础。其间,涌现出的“十里葡萄长廊”“百壑仙姜产地”“千亩湿地荷花”和“万亩红富士基地”等,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随着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市按照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业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风尚美、改革引领发展美的要求,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深挖乡村美丽业态,走“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江南街道园周村大力打造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业,建成4A级景区,成为市民游玩的好去处;龙山花满地小镇、西溪影视基地与方岩风景区利用环境地理优势,构建“美丽乡村+旅游+影视基地”共融共荣格局,让村集体、村民共享美丽乡村的成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强力保障。今年五一假期,唐先镇秀岩村“鹅大队”成为市民热门打卡点;象珠镇雅吕村以雅吕乐园为依托,打造“六十间”古民居特色民宿,开设非遗集市,打造集吃住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游玩点……我市通过实施产业提质行动、美丽建设行动、文化兴盛行动、基层善治行动、强村富民行动、综合改革行动、规范提升行动等七大乡村振兴行动,绘就乡村振兴大美画卷。
据悉,我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千万工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