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胡公文化 奋力为民造福·喜值胡公诞辰1060周年
时跨千年文献《胡则集》正式出版
![]() |
![]() |
![]() |
![]() |
![]() |
![]() |
![]() |
赓续胡公文化 奋力为民造福·喜值胡公诞辰1060周年
时跨千年文献《胡则集》正式出版
□胡亦 王关
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赞评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年,时值胡公诞辰1060周年,《胡则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2023.5)。《胡则集》由〔宋〕胡则著,〔清〕胡敬、程凤山等辑,胡联章整理。该书除了收录胡则本人的文字外,还力求穷尽新中国成立以前所编与胡则相关的史料文献。全书26.9万字,收辑文本时跨千年。有学者评价:《胡则集》选编适当,全而不繁,确具文献价值;而增辑部分,搜整如斯,尤属不易,足见用心;史珍辏集,纂审严密,印装俱佳,堪为典籍。
胡则印施的《大悲心陀罗尼经》刻本
星分金婺,南邑丽州。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永康置县。宋乾德元年(963年),胡公诞于方岩之麓、库川之地。
胡公,姓胡名则,字子正,永康第一位进士,太宗赐名,官至权三司使(计相),北宋名臣、政治家、著名清官。他一生77岁,为官47年。三朝历政,十握州纲,六持使节,两任计相,历践清要。胡公献策镇西、遣返役夫、培茶惠民、整治钱荒、重辟平反、睦邻怀远、力保庄田、治理钱塘、改革盐法、奏免丁钱、扶才启后,忠心为国、赤诚为民、敢于担当。
胡公以杭州知州加兵部侍郎致仕。逝世后,天子悼之,敕葬杭州西湖龙井源。范仲淹作墓志铭,预言其“百年之为兮千载后”。胡公受到历代各朝的封赏,百姓敬仰如神,尊称他为“胡公大帝”,永康方岩立赫灵祠,杭州龙井建显应庙,清代有胡公庙三千。2003年6月12日,习近平同志视察永康方岩,号召“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座右铭”。
问津书海,胡则之文字鲜有存世。范仲淹所撰之胡公墓志铭、《宋史·胡则传》,皆未见胡则之书著。各地历代志书与文集,有散见胡则之些许文字,如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二,有胡则《别方岩》《及第》《紫霄观》三诗;明《正德永康县志》卷八,有胡则《奏免衢婺丁钱》一诗。清代始见有薄本之载,如《胡正惠公遗集》(1815年)、《龙井显应胡公墓录》(1890年)、《胡正惠公年谱》(1894年),年谱中有四十一个年份仍空白,有些年份亦语焉不详,且相关载籍已年代久远,濒临失迹。
先贤宏功德,彪炳当千秋。“公之文章,当以公之祠墓,峙湖山而并寿矣!”(吕公望语)。斗转星移,时逢盛世。胡公故里——永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承胡公文化,致力人民伟业。本邑相继修葺方岩胡公祠、成立胡公文化研究会、设立胡公书院等,胡公文化继往开来。
2016年胡公书院设立,院长胡联章即决意牵头整理编印《胡则集》。几年来,胡公文化团队开展“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系列探源行动、研讨活动,走访了不少地方,拜会了不少学者,查阅了不少资料。胡公的动人事迹、百姓的深情敬仰、伟人的高度赞评、史籍的滴滴渗流,更激励与促进了出版《胡则集》的信念和践行。
籍历史之积淀、乘时代之东风、沐组织之关怀、聚群英之智力,时值胡则诞辰1060周年,《胡则集》于2023年5月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胡则集》由〔宋〕胡则著,〔清〕胡敬、程凤山等辑,胡联章整理。该书除了收录胡则本人的文字外,还力求穷尽新中国成立以前所编与胡则相关的史料文献。全书26.9万字,收辑文本时跨千年。
《胡则集》分为正编、附编、增辑三部分。正编部分,《胡正惠公遗集》为胡则后裔、清人胡敬所辑,除胡则遗文外,还搜集了时人与胡则往来之诗文及后人与其相关之材料等。在《胡正惠公遗集》之后,附《胡氏家训》一种,原散载于《库川胡氏宗谱》《华溪胡氏宗谱》等宗谱文献中,本次收录则整合各种宗谱中的胡氏家训,加以分类并予以翻译。
附编部分,收录了三种前人所辑录胡则相关史料的文献:清程凤山辑、民国沈元生补辑的《宋侍郎胡忠佑公事迹录》,清丁午辑《龙井显应胡公墓录》以及清胡宗楙编订的《胡正惠公年谱》。这三种前人所编的史料文献,收入了不少有关胡则的史料记载、年谱、诗文等。三种文献与《胡正惠公遗集》之间,有关胡则的文本或有所重复,但为了保持各种文献的完整性与原貌,重复收录的文本就不作删除了。
增辑部分,系该书整理者从逾越千年的各种史料、方志、笔记、诗文中努力搜集到的有关胡则的记载,包括史籍方志选辑(72篇)、敕诰选辑(11道)、笔记类书诗文选辑(33篇)、宗谱选辑(14篇);后附整理者编“胡则年表”一种,以编年形式简要概述胡则一生之重要事迹,并附主要参考文献撰著者简介(33人);又辑插图(10幅)、编校说明(4篇)、前言与后记(15页)。故《胡则集》中的增辑文本有14万多字。
诚然,《胡则集》中收录之不同文本,其对同一事物、人物或有不同载述与观点,源于诸文本各属不同时代之不同作者;或同一时代之不同作者,其视角不同则观点有异。尤其是宋时党争激烈,“丁党”之嫌使胡则累及甚大、蒙冤甚多,该书皆按原文原意照录。“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事物之是非、人物之功过,历史自有公论、民心自有准绳。
北京胡卓尔先生评价:《胡则集》选编适当,全而不繁,确具文献价值;而增辑部分,搜整如斯,尤属不易,足见用心;史珍辏集,纂审严密,印装俱佳,堪为典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打开《胡则集》,犹如览视千年长河,一段段、一幕幕古老而清新的胡则历史画卷,会时时闪光呈现:
《宋史·胡则传》——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果敢有才气。以进士起家,补许田县尉。
(宋)宋仁宗赵祯《赐功臣胡则致仕御诗》——适意不论三仕喜,传家惟有十分清。林间佳趣真恬退,好向廉泉自濯缨。
(宋)范仲淹《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公性至孝,富宇量,笃风义。轻财尚施,不为私积。铭曰: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宋)《咸淳临安志》——神姓胡,名则,婺之永康人。天圣丙寅、明道癸酉,尝再守杭,有惠政,在郡时独无潮患。
(宋)陈亮《讯神文》——癸卯九月癸丑,里人陈亮以文讯故兵部侍郎、佑顺侯胡公之神。曰:亮生之晚,不及侯时,顾亦托侯里,得瞻余光而景前躅也。亮之心,侯其知之矣。
(元)释自闲《全元文》——宋天圣乙丑,永康胡则捐钱百万,陈公养施砖千灶,建塔山巅(浦阳邑龙德寺塔)。
(明)明太祖朱元璋《御赞》胡则——七任县令,从官摄政。正直忠良,敕封保定。天下臣胡,统之一姓。录朝御葬,方岩得圣。
(清)《钦定大清一统志》——(胡则)历典七州,更六路使者节,所临有绩。以兵部侍郎致仕。尝奏免衢、婺二州丁身钱,民怀其德,立像祀之。
(清)应宝时《杭州胡公墓楹联》——墓对狮峰,来看石磴千寻,足与方岩增众望;祠当龙井,愿借清泉一勺,好为正史洗公冤。
(民国)吕公望《胡正惠公遗集》(重印)序——惟衡以公之事业,绩著节銊,泽及黎元,所以馨香奕翼者,史册载之,口碑载之。
(民国)郁达夫《方岩纪静》——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朝山进香者,络绎于四方数百里的途上。
……
胡公馆(杭州老龙井)
胡公祠(永康方岩)
《胡则集》封面
《胡正惠公遗集》书影
《宋侍郎胡忠佑公事迹录》书影
《龙井显应胡公墓录》书影
胡公文化 总第119期 主办:胡公文化研究会 胡公书院 主编:胡联章 支持:古山镇党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