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西津

要学学防骗术了

  要学学防骗术了

  □柯高军

  L

  丽州漫谈

  前不久,在街上遇到久未联系的朋友,他拿着一份法院的判决书告诉我,近日打了官司,被骗的31万元是拿回来了,但损失了半年的利息。我说,你还是运气的,别人被骗是一分钱也拿不回来。他说,现在骗子真多,微信里、短信里、电话里无孔不入,稍有大意就会被骗。

  我粗粗梳理了今年以来的相关新闻报道,被骗的就有l0多条。有网购游戏币,用买100元返还800元,被骗2800元的;有面馆接大单,被骗2万元的;有一男子轻信代考驾照被骗上万元的;有骗子送奖金店铺升级被骗8000元的;有退还培训费反而损失9700元的;有因刷单被骗6.4万元的;有一通电话损失7.6万元的;有35岁硕士掉入陷阱被骗25.9万元的,等等。这只是骗子大海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一走进银行大厅,桌上摆着许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宣传手册》。“手册”恳切提醒广大市民提高防骗意识。

  眼下,诈骗形式多如牛毛,防不胜防。据银行梳理,大约有如下几种:冒充公检法诈骗、利用医保社保诈骗、利用二维码诈骗、利用点赞诈骗、代购诈骗、线下境外赌博诈骗、刷卡消费诈骗、退款诈骗、钓鱼网站诈骗、刷单诈骗,等等。

  诈骗领域之宽,骗术之多,大家确实需要学学防骗术了。银行提醒,凡有以下电话的大多是诈骗:自称提供无担保的低息贷款,让你先交手续费的;让你为淘宝网店刷信用赚钱的;通知你“家属”出事要求汇款的;在电话中利用各种理由要你提供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的;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自称领导(模仿领导口音)要求汇款的;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等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银行功能的繁多,骗子的诈骗技术也“与时俱进”。现在的骗子在利用多数人贪财的心理上,另加了一些看人行骗的技巧:对到了婚龄的男女,利用谈恋爱行骗;对中年人利用行事业办厂开店缺资金可贷款行骗;对老年人利用养老或高利息存款行骗。总之,骗子很会因人施策。

  所以,我们确实应学学防骗术了。防骗首先要戒贪,接到利用现在政策行骗的电话后,先听听对方的说法,不要急着按来电要求去做。如关于医保、社保的,就先打电话问问医保局、社保局。涉及银行低息贷款的就先问问银行。利用亲属出事、出车祸急救要求汇款的,就先问问亲属亲戚,等等。

  由于骗子的骗术之多,真叫人防不胜防。我们防骗,除了戒贪,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外,更要善于思考,问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受骗上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西津 00006 要学学防骗术了 2023-05-29 永康日报2023-05-2900015;永康日报2023-05-2900017;永康日报2023-05-2900019;永康日报2023-05-2900018 2 2023年05月29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