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蝴蝶》飞起的文化高地
![]() |
《十八蝴蝶》飞起的文化高地
□王朝阳
如果说,日夜流淌的南溪是高镇的血脉,其旖旎温柔的碧波滋润着高镇人生生不息,奋发图强,那么纵横交错的宽阔街道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就是高镇人伟岸的风骨和脊梁,它造就了高镇人敢为人先,追求幸福生活的坚毅品格和昂扬奋进的意志。
从全市第一家村级党委,到省级劳模集体;从一个传统的郊区农村,一跃而成人人羡慕的“全国幸福村庄”,开放、自然、现代,高镇以其独特的气质与神韵,吸引了更多的人选择在这里创业和生活,并逐渐沉淀出一座特色村庄的分量。
凭借区位优势,高镇迅速融入城市文明,接轨现代化都市。毗邻市行政中心,背靠中国科技五金城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高镇的第三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那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高镇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各种惠民政策让社员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加,就连空气中都充满幸福味。
近年来,文化的作用日渐突出,以非遗《十八蝴蝶》文化为内涵,包含一个村徽、一个村雕塑、一个商标、一种村精神、一首村歌、一张村报、一项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等因素的多元文化格局逐渐形成,高镇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高地。
今年3月,“浙江书法村”授牌仪式暨书法讲座在高镇文化礼堂举行,高镇荣获“浙江书法村”荣誉称号,这是继村歌《十八蝴蝶飞起的地方》获得全国大奖、《高镇村志》出国成为对外交流使者之后,高镇文化建设又一份沉甸甸的成果。
诗书礼乐飘香,墨染文昌浸润,不仅是高镇书画社成员勤奋练笔,交流创作心得,省、市各级书画名家也应邀前来授课,指点迷津,教学相长,高镇书画气韵流动,共同烘托出这座村庄的独特风情。
今年4月底,第三届浙江省民间艺术精品展演暨第十三届芦川文化节开幕式在平湖市新仓镇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十八蝴蝶》代表金华市入选参加表演作品展演。虽然《十八蝴蝶》参加过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演出,但演员们对这个展演依然十分用心,力争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热情的观众,展现五金之都永康高镇的文化魅力。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我想你要是到高镇,《十八蝴蝶》的色彩一定是这个村庄最鲜亮的颜色。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十八蝴蝶》始终与发源地高镇共生共荣,互相成就,《十八蝴蝶》之于高镇的意义,远不只是一个民间文艺节目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基因的内植,一种精神的力量,不断给予这座村庄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思想境界的丰富与提升。
激情岁月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化作勤劳的双手,打造出富裕的天地,高镇人打造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十八蝴蝶》的浪漫气息,唤起了高镇人心底的乡愁情愫,因而使得这个村庄的文化韵味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书画、摄影、楹联、戏曲,各种兴趣爱好团体如鲜花绽放,愉悦人们身心。柔力球等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相融相触,使高镇不仅具有商业繁荣的烟火味,更具有平和、亲民、朴质的乡土文化亲和力。高镇图书馆收藏本地乡土作家出版的书籍,前些年举行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外嫁女回娘家等自编自导自演活动的成功举办,王氏宗谱发行仪式后持续八天婺剧汇演,无不说明高镇地域文化与这片深情的大地如胶似漆,馨香永远。
我们要感谢高镇的一代代姑娘们,把《十八蝴蝶》演绎成一道永远看不厌的风景。我们还要感谢高镇这片热土,种出了独具魅力的乡土文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高镇多元文化是一个永远的富矿,越是挖掘,越有藏不住的甘甜。在这个《十八蝴蝶》飞起的地方,我们唯有传承民族的、传统的,才是久远的。禁门口、古井、万青桥,即使在岁月的深处,也掩不住它们的光华。它们的冷静与《十八蝴蝶》的绚丽光彩相拥抱,给予我们的是传统文化的温暖情怀。溪心桥如一把巨大的竖琴,轻风拨弄琴弦,幸福的歌曲就回荡在天地之间。布袋坝历经沧桑,依然述说着一代名臣周凤岐浓浓的乡梓情怀。
时序轮回中,亘古弥新的是奋斗者的身影;历史坐标上,始终铭刻的是创业者的脚步。百川汇聚、千里婉转的南溪,穿越高镇的胸膛,欢快地一路向西融入钱塘江,也把高镇文化融进了浙江血脉,融进中华文化的家国深情。
《十八蝴蝶》 应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