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时政·专版

英姿绽芳华 “艺”起向美好

龙川学校舞蹈、婺剧作品斩获金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两大奖项

  英姿绽芳华 “艺”起向美好

  龙川学校舞蹈、婺剧作品斩获金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两大奖项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工作,打造新时代教育品牌,近日,2023年永康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戏曲比赛相继落下帷幕。龙川学校小学部选送的舞蹈作品《战》和初中部选送的婺剧表演《过河》,均以一等奖脱颖而出。随后,这两件优秀作品代表永康登上2023年金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的舞台,分别被评为艺术表演类舞蹈专场小学甲组一等奖、第六届中小学婺剧汇演二等奖。

  对于参演的龙川学子而言,这是登上舞台大放异彩的珍贵经历,也是成长路上完成蜕变与超越的艰辛历程。

  小小少年演绎宏伟史诗

  不懈打磨凝聚九月心血

  灯暗下,战歌起;少年舞,众人涕。震撼人心的演出赢得了不绝于耳的掌声。伴奏终止的那一刻,龙川学校音乐教师胡翠翠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在台下已经练得烂熟,可当孩子们真正站上舞台时,我还是会紧张。幸好,孩子们比我淡定,每个人都在比赛中呈现了最好的自己,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她说,之所以感到紧张,是因为这个舞蹈作品《战》从雏形到如今的成果,凝聚了太多的心血、汗水和期待。

  台上短短4分钟,而台下选题、选角、剪辑、排练、打磨,足足耗费了9个月时间。《战》这一作品,因其格局大、分量重,演练难度超乎想象。它的创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村子里的12个年轻女孩在目睹亲人被掠杀之后,决心团结起来奔赴战场,以弱小的身躯去抗击敌人。作品要求的舞蹈肢体语言是收放自如、蕴含力量的,要展现出主人公对战争的愤慨、对和平的渴望和坚决同侵略者作斗争的理想信念。

  一群年仅12岁的懵懂少年,如何演绎出那股悲痛欲绝的国恨家仇?“学习舞蹈动作前,胡老师要求我们反复观摩抗日战争电影,并写下观后感,引导我们充分理解舞蹈表达的情绪。”五(2)班学生叶之梦是个不折不扣的“舞痴”,排练过程中她入戏极快,常常跳着跳着就嚎啕大哭,“随着排练次数增加,情感也越来越深入。到后来,我觉得自己不是在跳舞,而是在经历一个故事、一个时代。”

  五(2)班学生郎优悠、五(4)班学生施研朵也纷纷表示,这支舞蹈需要投入和释放大量情绪,每次排练完都有“整个人被掏空”的感觉。即使练得腰酸背痛,大家也不叫苦、不偷懒,她们说:“经过3轮选拔,我们才拥有这次登台机会,当然要好好珍惜、全力以赴。”

  成绩的背后,是师生共同狠下功夫。为了追求高质量的舞台效果,胡翠翠在舞蹈编排上探索创新,带着学生反复观看排练录像,要求大家一遍遍给自己挑刺,力求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在选中的12名学生中,五(1)班学生朱亦安是为数不多具备舞蹈基础的参演者。排练期间,她主动承担起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其他同学抠动作、找情绪。看到孩子们团结协作的模样,胡翠翠十分感动:“让一帮孩子演绎一出抗战题材的舞蹈,确实不容易,动作难度和体力要求对她们来说都极具挑战性。我曾担心她们无法完成,没想到她们不仅有韧劲,而且领悟力、表现力都很强。”

  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练舞,同时利用午休时间平衡学业,小小少年们凭借汗水和毅力,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换来了实至名归的一等奖。恰如胡翠翠所说,《战》这个作品赋予学生的,除了荣誉之外,还有更为深远的人生意义——“获奖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舞蹈的形式,了解先辈英烈浴血奋战的光荣事迹,将这份抗争精神和正气传承下去。”

  校长带队出征婺剧汇演 十年用心浇灌花开满园

  5月24日下午,偌大的中国婺剧院内,一阵阵悠扬的曲调、一句句婉转的唱腔传来。师生共同期待的金华市中小学婺剧汇演拉开了大幕。

  由龙川学子演绎的《过河》登场了。这个县官携衙役迎接娘娘的故事,以诙谐的场面、清亮的嗓音、风趣的对话、细腻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这个节目在编排之初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我们从报名的学生中选拔出9名八年级男生作为正式演员。”龙川学校总校长吕永固说,此次代表永康参加比赛,龙川学校上下格外重视,他也亲自到场为学生加油鼓劲。负责编排剧目的音乐教师吕海伟心中十分忐忑:“我们的筹备时间不足5个月,加上初中生课业压力较大,很难安排固定的排练时间。所以大家只能利用班队课、30分钟大课间或午休时间加紧练习。”更何况,参演的9名学生中,一半以上都是首次登台。

  为此,龙川学校专门请来金华婺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授课、抠戏。编排过程中,力求一个眼神、一句唱腔、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做到精益求精。吕海伟坦言,这次获得二等奖,心中固然有些遗憾,但婺剧在学生们心中的分量更重了、影响更深了。

  八(8)班学生黄世轩和双胞胎弟弟黄世禹,在此次婺剧表演中分别扮演县官和衙役。两兄弟自小跟着花旦出身的姑妈在剧团长大,随后在龙川学校开始练习婺剧,演出经验丰富。黄世轩说:“我非常享受站上舞台把快乐带给观众的感觉,也很珍惜学校提供的婺剧学习和表演机会。我希望能越唱越好,登上更大的舞台。”

  记者了解到,迄今为止,龙川学校选送的婺剧表演共参加过4届金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两次获得一等奖。这也见证了该校婺剧文化从无到有、从有到繁荣的历程。在吕永固持之以恒的用心浇灌下,龙川学校先后被评为金华市“婺剧进校园”试点学校、先进单位。

  “婺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我自己就是一个婺剧迷,深知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发自内心喜欢,传承才有希望。”熨服装、定妆造、排节目……每逢婺剧节前夕,总能看到吕永固忙碌的身影。这也激发了师生学习婺剧的热情。如今,婺剧传播度在校园大大提高,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句。

  艺术教育浸润学子心灵 搭桥引路令其各展所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个美好愿景在龙川校园里落地开花。“我们学校基本上逢比赛必参加,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检验艺术教育成果。”龙川学校小学部校长吕珍英动容地表示,带领学生们走近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是该校一直以来积极探索的教学方向。

  近年来,龙川学校坚持将艺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并重,重点打造艺术教育课程,积极创新艺术启蒙项目,逐步营造了一个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活动、学校有特色的艺术文化氛围。

  龙川学校的宣传栏上,校园艺术节、婺剧节、小主持人比赛、书法绘画比赛及剪纸艺术展览等活动的影像资料令人目不暇接,展现着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随着下课铃声《红灯记》经典唱段响起,小学部瞬间沸腾起来,学生们一边撒欢跑出教室,一边不约而同地齐声合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这就是把艺术教学融入日常的效果。艺术的传承不能靠硬塞,要让学生在深入接触中增强认同感。”该校音乐教研组组长俞颖颖打趣道,为了全面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兴趣,校领导可谓操碎了心。

  教室里,放置着小提琴、尤克里里、陶笛等各式乐器;课堂上,穿插着婺剧念白赏析、名曲名段欣赏、艺术名家介绍等知识;课堂之外,还推出了钢琴、书法、体操、模特、剪纸、戏曲、葫芦丝等拓展性艺术课程,可选项目多达40余种。为确保学校落实艺术教育,吕永固要求各学科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杜绝一切挤占音乐、美术课程的现象。

  与此同时,艺术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学校每年都会对教师素质、学科素质、教学素质、身体素质等进行考核,综合评估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和艺术修养,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提升。”俞颖颖介绍,该校聘请的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教师都是各自领域的优秀人才,这支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随着龙川学校美育教学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优秀的艺术成果不断涌现,为学校发展输送了积极的能量。“我们的校园有了文化,便有深厚的底蕴;我们的校园有了艺术,才有生动的灵气。”吕永固说,龙川学校仍将继续丰富创新艺术教育的形式载体,扶持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各展所长,让艺术之花绚丽盛开在美丽的校园里、学子的心坎上。

  融媒记者 马忆玲

  诙谐的婺剧《过河》

  学生们在舞台上演绎作品《战》

  蕴含力量的表演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8 英姿绽芳华 “艺”起向美好 2023-05-26 永康日报2023-05-2600006;永康日报2023-05-2600007;永康日报2023-05-2600008;永康日报2023-05-2600009;永康日报2023-05-2600013;永康日报2023-05-2600014;永康日报2023-05-2600015;9684996;永康日报2023-05-2600011;永康日报2023-05-2600010;永康日报2023-05-2600012 2 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