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引领提产增效 靶向服务精准赋能
“雁阵式”培育激发企业发展澎湃动力
![]() |
![]() |
数字引领提产增效 靶向服务精准赋能
“雁阵式”培育激发企业发展澎湃动力
企业生产忙
数字化车间
● 经信视界看制造 ●
数字转型谋发展
本报讯(融媒记者 张曼欣) 5月10日,在永康市晓诚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诚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各类自动化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车间内的智慧显示屏上,订单进度、收发料情况等数据一目了然,反映着每条生产线的实时生产情况。
得益于数字赋能,晓诚公司实现了从订单分解、下料生产、产品出入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员工作业轻松、信息传递流畅,按期交货率提升16%,库存积压下降30%,一升一降之下为该公司提产增效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剑公司”),订单生产同样如火如荼。偌大的数字化车间内,员工身影寥寥可数,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不停挥舞翻转的机械臂,一天产能达到5万只保温杯。
据介绍,飞剑公司的生产订单已经排至6月份,为实现超8亿元的年产值目标开了个好头。在取得一季度产销两旺“开门红”的同时,该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计划研发上市60余款新品,目前刚完成小容量钛杯的研发工作,4月份已实现量产并正式投入市场。
如今,像晓诚公司这样拔节生长的“潜力股”正在我市不断涌现,如飞剑公司一般以硬核实力赢得行业话语权的“领跑者”也屡见不鲜。
过去一年,我市新增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3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80家……窥斑见豹,透过一个个靓丽的数据,我们能看到永企逐浪发展大潮、蓄势绽放正当时的身影,“永康制造”的强劲动能也在其中持续孕育。
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多元发力、探索形成的企业培育“永康模式”。
作为制造业重市的永康正以一系列打法和措施,树“头雁”、培“强雁”、育“雏雁”,着力激活“雁阵效应”。一方面,我市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加快链主型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强强联合、股改上市,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头部型”领航企业。另一方面,我市鼓励企业深耕细分领域,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培养一批“骨干型”强雁企业,同时重点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产业配套能力强、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潜力型”雏雁企业。
如何加速释放永企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借由数字化这一效益“倍增器”,我市亮出破题之举——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专家指导组、工程服务商”联席机制,分批推进中小企业“N+X”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创新推行“学样仿样推广法”,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起步并催生裂变效应和良性循环,以点促面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拥抱“数字”、走上“云端”。
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规上企业“把脉问诊”,并全程辅导企业整改提升;牵头成立“稳企业强主体”专班,制定精准“滴灌”惠企政策;积极挖掘减负空间,大力推广“一指减负”应用……我市通过全周期、全方位、多层次的靶向服务,持续为永企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助力“群雁”加快练好“内功”,建立竞争新优势。
借着阵阵政策东风,越来越多的永企朝着数字化、科技化等方向步步登攀。沿着企业梯度培育路线图,我市将深耕企业“培育田”,凝聚培育工作合力,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优质企业量质齐升,今年计划新增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2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加速形成大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构建起“头雁”领航、“雏雁”起飞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以此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助力永企挂挡提速、攀高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