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抑郁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警惕抑郁影响
老年人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的抑郁情况仅次于青少年,在有躯体疾病的老年群体中,70%-80%都存在抑郁问题。
老年人心情不好是一个隐性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职业改变、精力减退和容貌衰老,生活中理想的目标只能部分实现或根本实现不了,老年人易感到失落、绝望、孤单、迷茫,身体和精神上会退行到第二个“童年”,表现为对子女的无限依恋和对死亡的恐惧,情绪不稳容易激动,失眠早醒常见。
那么,老年人在这个阶段该怎么办?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一个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过程。他发现,心理发展并不止于青春期。他拓展了成年之后生命发展的视角,详细说明了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一直到65岁进入老年期,这是心理发展的成熟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心理任务是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从外界转向内在的适应过程。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感的时候,就能获得智慧的品质,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老年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形成,从而影响下一个生命周期。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向成千上万的老年人敞开了心扉,看到了中老年以后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从此心理学再不会忽视老年人。
那么,80岁的人生之歌该怎么来书写?如何能健康地活到100岁呢?健康也就是说能自理甚至有所作为地活着,让需要人护理的时间尽量缩短,成为一个幸运的“高龄者”。老年人该怎样生活以及怎样来自我调整呢?下面总结出11个秘诀和大家分享:
1.坚持步行,保持良好心态,烦躁时深呼吸。
2.夏天吹空调时多喝水,吃饭时多咀嚼,身体和大脑就越有活力。
3.记忆力衰退不是因为年龄增加,而是长期不用大脑,停止学习会变老。
4.不必刻意降低血压值和血糖值,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没有必要吃很多药,与其和疾病斗争到底,不如和疾病共生共存。
5.去满足自己的欲望(食、衣、性、旅行)而不是极度压抑,懂得转化和升华。
6.泡澡10分钟以内,睡不着不要勉强,独处不表示寂寞,而是享受轻松的时间。
7.做开心的事有利于提升大脑的活性,不要过度忍耐,而是要学会表达。
8.不羡慕虚荣,珍惜拥有的一切,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做个良善之人。
9.生活规律掌握在自己手上,坦然接受一切,悠闲地活在今天。
10.晒太阳会开心,轻松呼吸,天真是老人的特权,痴呆是人生最后阶段“神”的恩赐。
11.性格开朗的人会很受欢迎,车到山前必有路,是让老年人幸福的重要“法宝”。
通讯员 成杏华
公益“心晴”支持热线
13588612320(739320)
24小时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