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蓄内力 文旅融合赋新能
前仓镇邂逅“文艺范”奏响不一样的振兴曲
![]() |
![]() |
![]() |
![]() |
![]() |
![]() |
![]() |
技能培训蓄内力 文旅融合赋新能
前仓镇邂逅“文艺范”奏响不一样的振兴曲
漫步于前仓镇后吴村写生基地,只见画家们用画笔留住了一景一物;在前仓镇大陈村体验休闲露营,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在巧用文化、生态“两支画笔”之下,如今的前仓镇“文艺范”日益浓郁、内涵愈发丰富,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各类资源加速集聚,一幅底色足、成色亮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铺展,一条产业兴旺、活力涌动的发展新路径正逐渐形成。
园艺布景专项培训
“永康五金技师学院·技能乡村产业学院”成立仪式
汲古馆一角
美食节人流如织
打造乡村技能
人才集聚洼地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4月23日,“永康五金技师学院·技能乡村产业学院”成立仪式在大陈村举行。这也意味着,全省首个技能乡村产业学院正式落地。
现场,前仓镇和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签订了技能乡村产业学院战略合作协议,发放了技能乡村产业学院院长聘书和技能乡村产业学院导师聘书。同时,技能乡村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揭牌成立。
仪式结束后,第一堂技能培训课——园艺布景专项培训第一时间启动。随着乡村旅游的热度持续升温,大陈村发展民宿经济愈发风生水起,而富有生活趣味与腔调的园艺布景能为民宿增色添彩,拉动收益增长。园艺布景专项培训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小培训助力大产业,推动技能素养与发展需求之间的有效匹配和有机衔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技能乡村产业学院落户大陈村,标志着前仓镇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探索上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作为省一流技师学院,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师资力量强大,设有烹饪、宾旅、康养、电商等与乡村振兴紧密相关的专业。此外,技能乡村产业学院还“牵手”金华皈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永康市四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探索机制和管理创新,实现政、校、村、企协同育人,碰撞乡村振兴的火花。
在乡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之路上,前仓镇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该镇还将继续强化合作共赢,打响技能乡村产业学院品牌,打造乡村技能人才集聚洼地,以技能乡村产业学院作载体为乡村人才赋能,促进农户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音“阅”节引领
艺术乡建新风尚
翻阅一本书,细品一杯茶,邂逅一段时光。踏入古朴优雅的市图书馆大陈分馆汲古馆(以下简称“汲古馆”),翻书声此起彼伏,鲜花景观随处可见,书籍分类明确、摆放整齐,颇有一番文艺之风。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如何让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开出精神文明之花?前仓镇着手打造文化共享空间,以书香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时值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之际,由市图书馆、金华皈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汲古馆正式揭牌并对外开放,为前仓镇再添一笔文化印记。
据悉,汲古馆藏书量达6000余册,种类丰富、门类齐全,涵盖实用技术、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医疗卫生等方面,充分满足各年龄段村民的阅读需求,打通了公共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成为广大村民的“文化粮仓”。
汲古馆揭牌,是前仓镇“芋见大陈”乡村音“阅”节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今年,该镇打出“技能助力乡村振兴,阅读丰富乡村生活”的品牌,举办追热播剧阅读共游、油画展、沉浸式音“阅”会等乡村音“阅”节系列活动,引领艺术乡建新风尚,以文艺因子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发展。
音乐、灯光、美食……当这些元素与乡村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今年“五一”假期,在绿水青山间,一场别样的沉浸式音“阅”会在大陈村精彩上演。区别于传统演出,这场音“阅”会的热场节目以大陈村的村角一景为舞台。临水街、大樟树下、村口长廊、河道磨盘,高亢嘹亮的山歌对唱、抒情悠扬的萨克斯演奏……流水潺潺,树木葱郁,游客跟随着多场景、沉浸式表演漫步前行,全方位感受不一样的大陈村,移步换景、心随景动,人在村中行,如在画中游。
伴随着日落西山,在主舞台,一段喜庆热闹的开场舞《锣鼓》拉开活动序幕。琵琶合奏《阳春白雪》婉转悠扬、舞蹈《象王行》大气磅礴、婺剧《小宴》韵味醇厚、乐队表演《最美的太阳》活力四射……整场活动亮点纷呈,阵阵声浪“掀翻”音乐舞台,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为游客带来了一场流行与复古交互融合的视听盛宴和文化大餐。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耳边是动听的旋律,抬头是点点繁星,背后是掩映在舞台灯光里的秀美青山。游客还可以沿着青石巷悠哉漫步,或是在小酒馆里饮一杯特调酒,自在享受动静相宜的乡村夜生活。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在临水街,“宴芋大陈”美食节也在游客的簇拥下热闹开张。铁板鱿鱼、小龙虾等风味小吃人气火爆,芋头粽、芋头麻糍、芋头糕等15款创意芋产品集中亮相,备受好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芋产品的原材料选用的皆是前仓镇特色农副产品——舜芋。不同于一般的芋头,舜芋具有个大皮薄、肉质粉糯、回味甘香等特点,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该镇舜芋的种植规模约1600公顷,年产量达5万吨。
现场节庆氛围的持续浓厚还离不开打卡点的加持,趣味套圈圈、婺剧体验、藤编艺术品展示等打卡体验处人头攒动。以舜芋为设计原型的卡通吉祥物“粉粉”“糯糯”化身流量担当,吸引了众多游客合影留念。
在前仓镇,像大陈村这样以文旅赋能发展、艺术气息浓郁的村庄不是个例。后吴村打造写生基地、荆州村建设古玩一条街、石雅村开发红色旅游……以文化为媒、以生态为景,前仓镇正充分挖掘村级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奏响产业富民新乐章。如今,一个个美丽乡村在前仓大地蓄势待发,文旅融合的浪花正一浪高过一浪。
融媒记者 张曼欣
沉浸式音“阅”会主舞台
乐队表演
游客被趣味墙标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