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发展大生态 释放招商引资强磁力
我市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竞逐新赛道
![]() |
![]() |
![]() |
优化产业发展大生态 释放招商引资强磁力
我市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竞逐新赛道
华溪江畔,风潮正劲,机遇涌动。
5月7日,我市召开首届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发展大会,众多行业权威专家、新能源领域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探讨行业前沿技术,把脉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擘画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发展新蓝图。这场大咖云集的行业盛会,吹响了我市加速抢跑新能源赛道的冲锋号,也将吸引更多“金凤凰”飞向永康这片投资兴业的沃土。
“我们与永康合作的先进储能电池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希望借此机会不断深化产业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产业发展赋能助力。”对于项目落户永康,江苏麦格聚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梅显得十分期待。
由全国光储充十大系统集成商国电投集团下属企业——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储能模组及系统项目也正式落地。该项目分两期实施,预计在2027年形成年产15GWh储能规模。
一步妙棋,整局盘活。永康与行业内知名企业成功牵手合作,既是我市加大招大引强力度结出的硕果,也是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的成功探索。
浙江先进电池及储能研究院项目、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项目……此次发展大会捷报频传,涉及研发创新领域、高端制造领域、集成应用领域的九大项目一一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超100亿元,将助力我市构建集前端研发创新、中端设计制造、后端集成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发展格局,为打造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集群新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眼下,锚定新能源赛道,越来越多城市争相加码布局。如何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将先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市正奋力构建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不断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高举工业强市大旗,坚持项目为王,我市政策暖风频吹。出台系统全面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打造“立体式”招引项目综合奖补政策,对于特别重大项目以“一事一议”方式大力支持……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开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形成了吸聚产业资源、驱动产业发展的强大磁场。
在积极探索产业基金赋能发展的新路径上,我市步履不停。此前,我市联合国电投、普华资本、京东方等国内知名机构,设立了5支产业基金。其中,省内首支规模达30亿元的县级“碳中和、新能源”产业母基金,已成功招引落地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3个,基金投资4.56亿元。目前,我市正筹备设立50亿元的储能基金,为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市出台金华市覆盖范围最大、支持力度最优的人才政策,并依托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全方位搭建人才“蓄水池”,增设新能源、新材料专业,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与此同时,为有效稳定企业投资信心、加快项目落地投产,我市打出了一套精准有效的“组合拳”——统筹规划两大新能源主题产业园,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创新采取“先租后让”“代建厂房”等灵活用地政策,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给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企业“轻装上阵”,拎包入驻。
一批批新能源企业纷至沓来、落子如飞,新兴产业版图正徐徐铺开;一个个科创平台加速崛起、拔节生长,成线结网形成活力“创新场”……东风已至,一场能源变革大幕下的极限拉力赛早已开启。我市立足自身禀赋,塑造竞争新优势,逐梦新能源赛道,聚力打造吸引“金凤凰”的福地和产业集聚繁荣的高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积蓄后劲,推动工业经济总量跃升、质量倍增。可以预见,在阳光、雨露和营养的关怀支持下,我市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必将生机盎然,未来可期。
项目集中签约
圆桌对话
嘉宾入场
先进电池及储能
成热门赛道
如何看待新能源电池及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高效发挥国有资本在产业导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地方政府与产业方如何更好地实现合作共赢?在首届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发展大会的圆桌对话现场,一个个事关动力与储能先进技术及材料发展趋势、产业布局等方面的问题被接连抛出。场上6位行业专家、新能源企业代表、投资人代表针对提问,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专业领域的宝贵经验,在对话中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为产业未来发展注入新能量、激发新思路。
其中,“不可逆的趋势”“新的发展机遇”“存在不小挑战”这些词在短短40分钟的对话中被反复提及,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发展的澎湃活力在字里行间喷薄而出,在大会现场激荡开来。
“最近中央召开的相关会议明确强调,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这是一次基础性的产业革命,为后续电池技术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构建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与会嘉宾的诚挚致辞中,也饱含着对我市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光明前景的殷切期待。
毋庸置疑,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加重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绿色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已达成共识。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正一跃成为市场竞逐的新赛道,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空间无限广阔。
快马扬鞭掘金万亿元蓝海
全自动生产线马力全开,机械臂灵活翻转,AGV物流机器人来回穿梭,员工们铆足干劲抓生产,一节节新能源电池快速下线……连日来,永康市深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伟业公司”)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集电芯、动力电池模组、储能电池模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产品可以直接服务于我市电动(园林)工具、休闲运动车等产业。
去年,深伟业公司受我市招大引强政策牵引,从深圳落户永康,总投资3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2GWh电池生产线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跑出了项目落地投产的“永康速度”。
深伟业公司缘何跨越千里,“牵手”永康这座县级城市?我市底气何在?魅力几何?
与会专家认为,一方面,作为浙江工业强市,我市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五金底子扎实,拥有“中国五金之都”等“七都一城”国家级金字招牌,培育了电动工具、门业、杯壶、电器厨具、休闲运动车等八大传统五金产业,连续16年位列全国百强县。
另一方面,围绕打造世界五金之都的战略目标,我市大力推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寻求一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传统的五金产品持续向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趋势发展,催生了对锂电替代、储能调峰、屋顶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巨大需求。
善察势者得先机。近年来,我市加快新能源赛道布局,大力发展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掘金万亿元蓝海,并以此为契机撬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市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已初具规模、展露峥嵘头角。国电投、深伟业、伟创源等一批重磅项目先后落地投产,有力弥补需求短板,实现了50亿元、100亿元项目招引落地的历史性突破。2021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引进新能源战略性企业10家。
去年,全市新能源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30%。
政策暖风频吹提速产业发展
融媒记者 张曼欣 郑旭华 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