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西津

文章导航

“书情画意”双人展与市民见面

为文化街区增添新魅力

  “书情画意”双人展与市民见面

  为文化街区增添新魅力

  市民欣赏双人展

  应均艺术馆入口

  墨竹扇面

  古代朱砂矿物颜料所作梅花扇面

  “书法楹联+扇面”构成的展示单元

  琴棋书画的艺术空间

  梅兰竹菊扇面与书法楹联相得益彰

  “书情画意”

  朱砂绘制的梅兰竹菊扇面系列

  “五一”假期,一场独具特色、风貌雅致的“书情画意”双人展在市应均艺术馆展出,让喜欢书画传统文化的市民大饱眼福,也为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丛桂坊区块)增添了一份文化魅力。

  浙江省慈善总会会长陈加元专门为双人展题写了“书情画意”的展览名称,永康籍知名军旅作家胡松植为本次展览作序。

  “书情画意”双人展由“叶成超的书法楹联+徐小飞的扇面系列”构成一个个展示单元,共展出叶成超的书法楹联作品40幅、徐小飞的扇面绘画76幅。其中,叶成超的书法楹联作品真、行、草、隶、篆多体兼容,温润如玉,浑融为一,呈现出高古静穆之风;徐小飞的绘画扇面系列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绘画主题,循循然传承了文人技法而呈现出空灵虚静的意外之境。他们的书画作品联袂展示,确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

  据了解,叶成超和徐小飞已有40余年交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叶成超书法作品得奖、徐小飞绘画作品得奖,两人就已在市新华书店并列“鸣框”。2021年,叶成超出版楹联书法集《研田一叶》以为六十初度之庆,徐小飞则一直在细琢深构“扇面系列”,以期适时联展,却因疫情延误至今。

  40年来,叶成超一直服务于政府部门,退休前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小飞则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壮大。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他们始终不忘初心,注重品德学养,孜孜不倦地临池不辍,各自在书法绘画艺术道路上持之以恒,时有所悟。现在,“书情画意”双人展与大众见面,以艺术滋养大众、利益他人,真可谓一段佳话,见证了两位艺术家之间伯牙子期、知音得遇和历久弥香的文化情谊。

  “天地大观入吾眼,文章浩气起太初”“浮云连海气,落日动湖光”“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遍览一幅幅楹联书法作品,“逸韵生气,迥异时流”,由此便可推测书家叶成超之“灏气浑转,襟怀自高”。

  徐小飞擅于画竹,观其所作的一帧帧扇面,其墨竹苍苍、潇洒恣意,其梅花朱砂点染,韵味悠长。原来,富于收藏的他曾拍得古代朱砂矿物颜料,择其质地沉稳而光彩如新者,用于扇面系列创作,终获明艳而经久不褪色的艺术效果。

  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丛桂坊区块)古色古香、独具韵味,是我市旧城区中心地块的核心单元和城市的历史地标,是永康古城经济、政治、文化的中轴线。徐震二公祠、王金瑶宅、耕心堂、武义巷三层楼、徐品红七间头等众多古建筑、名人故居都坐落于此。

  近年来,我市斥资对这一古街区进行重修,按照“保护传承+老街复活”的原则,传递历史古迹文化,保护老街肌理、历史风貌和文化印迹,有机融合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自今年年初开街以来,可谓流光溢彩、增添古城风情,“永康记忆”主题摄影作品展、唐诗之路艺术展等先后在古街区展出,唤醒了老街古巷的记忆与活力,一幢幢历史古建筑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叶成超、徐小飞“书情画意”双人展,必将为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增添一份文化新魅力,让古老的街区延续文脉、留住乡愁、铭刻记忆、焕发活力,成为独具永康辨识度的历史文化现象。

  融媒记者 卢斌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西津 00006 为文化街区增添新魅力 2023-05-08 永康日报2023-05-0800006;永康日报2023-05-0800007;永康日报2023-05-0800013;永康日报2023-05-0800008;永康日报2023-05-0800010;永康日报2023-05-0800011;永康日报2023-05-0800012;永康日报2023-05-0800014;永康日报2023-05-0800016;永康日报2023-05-0800017;永康日报2023-05-0800020;永康日报2023-05-0800021;永康日报2023-05-0800022;永康日报2023-05-0800023;永康日报2023-05-0800025;永康日报2023-05-0800009;永康日报2023-05-0800018;永康日报2023-05-0800019;永康日报2023-05-0800024;永康日报2023-05-0800015 2 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