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赋美 文旅融合
三十万人次,我市文旅市场吸睛
文艺赋美 文旅融合
三十万人次,我市文旅市场吸睛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今年的“五一”假期,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人人人从从从众众众”。作为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后的首个五日小长假,我市文旅市场复苏强劲,继春节假期“开门红”之后,迎来重要时间节点的爆发式增长。
5月4日,记者从市文广旅体局获悉,整个“五一”期间(截至5月3日16时),全市A级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同比增长111.31%,涉及A级以上景区门票收入183.33万元,同比增长277.61%。其中,我市景区的金字招牌——方岩风景区依然是“吸金”能力最强的景区之一,共接待游客2.90万人次,同比增长423.47%,与2019年“五一”前四天累计相比增长7.01%;门票收入156.83万元,同比增长464.13%,与2019年“五一”前四天累计相比增长5.22%。
“闹猛”又“文艺”,这两个看似天平两端的词语,却是不少游客今年“芋见大陈”的关键词。“五一”期间,前仓镇大陈村沉浸式音“阅”会暨“宴芋大陈”美食节开街,不仅有芋妮妮、芋沉沉、芋欢欢、芋迎迎等10多款基于舜芋IP开发的创意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还有从9时持续到22时,零距离、场景式表演的音“阅”会,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音乐魅力,体验更青春、更文艺、更“嗨”的乡村之旅。“淄博叫我去吃烧烤,云南邀我去过泼水节,洛阳喊我去看牡丹花,我都拒绝了!因为我要在大陈听音乐节。”5月1日,年轻游客童卓在大陈游玩后兴奋地发布了这样的微信朋友圈。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伟告诉记者,当天光是舜芋就消耗了两三千斤,民宿、餐厅全部爆满,预估有2万至3万人到大陈游玩。
不难发现,聚焦旅游消费热点需求,多元、丰富的文旅产品是吸引“流量”的关键。象珠镇雅吕村,紧紧握住非遗这一“流量密码”,举办“雅吕·星期六”非遗系列活动,打好文旅融合牌。4月29日至5月2日,在雅吕村八份里广场,九狮图、讨饭莲花、大面姑娘、哑口背疯、滚叉舞等非遗精品项目接连展演,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非遗展馆展出剪纸、雅吕千灯、雅吕核雕等非遗艺术,游客可亲身参与体验花灯、剪纸、棕编、香包、面塑等制作,让更多人在体验中爱上非遗、记住雅吕。
乡村游有乡村游的野趣,在城区,“文艺赋美”也为老街带来了别样韵味。“五一”期间,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好戏连台——“戏韵流芳”“古城越音”“旗心恋曲”多个专场演出,为市民奉上了婺剧、越剧、黄梅戏、旗袍舞、伞舞等感官盛宴。此外,还有文创产品集市、小画家采风写生等活动,为火热的“五一”文化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