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位坚守平凡岗位的你
姐妹花记者走近那些用默默付出表达热爱的人们
![]() |
![]() |
![]() |
![]() |
![]() |
![]() |
致敬每一位坚守平凡岗位的你
姐妹花记者走近那些用默默付出表达热爱的人们
生活中,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处平凡岗位,却用自己的坚守和勤勉,诠释了何为不平凡的精神力量。岁月如歌,他们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用青春和汗水见证时代的变迁。在这个火红的五月天,姐妹花记者希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传递给读者一份特殊的感动。
睡梦中都在观测气象数据 有望到南极科考
曾经,老一辈气象观测员靠笔、记录本、算盘、电话这“老四样”开启了气象事业。如今,地面气象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时代。对气象观测员王灵章和同事们来说,24小时守候,是他们日复一日必须坚持的流程。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用王灵章的话来说,气象人的职业病就是睡梦中都在观测数据。
1998年,17岁的王灵章考入南昌气象学校气象专业,自此开启他的“探晴雨、测风云”之路。他告诉记者, 自己的工作虽然普通,却感到弥足珍贵。那时,能见度、温度、湿度、雨量等都需要观测员在户外测量,靠肉眼看,用本子记,然后将气象数据转化成气象专用的报文发送到上级部门。不管是雷雨大风,还是雨雪冰冻天气,气象工作人员都在岗。越是复杂的天气,他们的工作越繁忙。遇上风雨天气,外出观测全身都会被雨淋湿,遇雷击也是正常事情。有一次,在空旷的观测场上,王灵章遇到雷暴天气,雷暴就落在距离他不远的观测场上,撑伞的手都能感应到雷电流。
2004年,气象部门陆续引进自动气象设备代替人工观测。如今,全部观测项目已实现自动化。自动化时代的来临,观测员从“老四样”中解放出来,动动鼠标就能查到几十公里外的观测数据。但是,新的气象装备保障工作对观测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灵章通过业务培训、刻苦钻研,逐渐掌握先进气象设备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技能。他每天定时巡视,检查气象观测数据和仪器设备,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数据采集传输情况,确保观测数据及时准确通过网络传输到省气象局。每天晚上,他都要检查完全部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后才休息。如果夜里设备出现故障,他还要立即处置。王灵章说:“虽然现在大部分观测数据都依靠自动化监测,但是还需要人工质控、按时上传,实行每天24小时连续观测。”作为气象观测员的他,在这21个春秋里,像钟表一样工作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做相同的事。
气象观测员的工作,看似每天只是看天气、记数字,但只有工作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压力。及时、准确、严谨,对气象观测员而言,比什么都重要。“气象数据是很严谨的,就拿降雨量来说,0.0毫米代表两种含义:一是无降水,二是微量降水。微量是有降水天气现象,只是降雨量很小,小于0.1毫米,就记为0.0毫米。测量时哪怕只有一丁点误差,都可能影响预报结果。”王灵章说。
除了日常工作外,王灵章还不断“充电”充实自己。他觉得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气象观测员,还要成为科学的传播者。他表示:“气象服务是通过预报工作做到防灾、减灾,单纯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是不够的,还要让公众在得到信息的同时,理解其内容,懂得如何使用。这就是我们气象服务的宗旨。”
正是怀揣这份对气象事业的理想,王灵章一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今年2月,他收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通知,自己已入选第40次南极科考队预选队员,将到哈尔滨参加南极科考前期集训,为南极科考作准备。
30年接生近6000名宝宝 工作带来无尽动力
“现在感觉怎么样?调整好呼吸!有什么问题随时喊我。”在市妇保院的产房里,身着专业手术服、头戴手术帽的应绍红正耐心地和产妇交流。
“其实,我们助产士就是新时代的‘接生婆’。”应绍红和记者打趣道。从1993年金华卫校毕业,今年47岁的应绍红已在助产士岗位上走过了30年,由她接生的宝宝已有近6000名。
应绍红介绍,助产士的工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得时刻准备着从接生婆、急救能手到心理医生等角色的转变。助产士要利用专业技能,帮助孕妈们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有最好的体验。在待产室,助产士要对已有阵痛的产妇做产前处置,还要指导帮助产妇分娩,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情况,或承担一部分难产急救工作。同时,助产士要照顾产妇的各种生活需求,甚至是擦汗喂水。
此外,助产士的工作细微而繁琐,每天不停穿梭在待产室和分娩室之间,忙得像陀螺一样不停歇。应绍红说:“产房就是一个24小时的急诊室,我们助产士要随时待命、时刻准备,有时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尽管这是高风险、高强度工作,但我从没想过要离开岗位。”
“助产士是孕妇分娩过程中接触最密切的人,不少二孩家庭,第一胎是我接生的,第二胎也找我接生。这是一种信任。妈妈们还常常把宝宝的照片发到我手机上,与我分享喜悦。”应绍红告诉记者,平时走在路上,经常有接生过的产妇过来打招呼,一种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30年来,分娩的理念不断发生变化,应绍红也不断更新着工作方式。“以前,我是抬也要把产妇抬到产床上躺正。现在,孕妇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生,跪、坐、蹲、站都可以,医学上叫自由式分娩。还有一种导乐分娩,通过辅助方法,如导乐球、中医按摩、调整呼吸等,舒缓产妇焦虑心情,也可以达到非药物镇痛的效果。”应绍红说。
虽然接生过这么多孩子,但每每迎接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应绍红依旧觉得很幸福、很有成就感。对于她而言,这种时刻,对新生命就有了更深的感受。她说:“重复的劳动,不重复的精彩,这份工作给了我无穷无尽坚持下去的动力。”
为赶职业时髦 经常不厌其烦浑然忘我
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到如今青春不再、皱纹爬上脸庞的中年人,邵贤德把生命中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挚爱的会计事业。任凭岁月变迁,他心中对于会计岗位的热爱与坚守从未更改。
1982年,17岁的邵贤德进入市水务局上黄水库管理所从事会计工作。他说,刚开始接触这个职业,常常遇到困难。他意识到要做好会计工作就必须不断学习。1986年,他进入浙江省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经济管理,2009年通过经济学管理专升本考试。
会计工作,琐碎但又责任重大,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对于会计工作,邵贤德非常认真,做财务账目时,每个数字都要核对三遍以上,根据不同项目还要用不同的记录方式。41年来,他每天坚持7时起床,7时30分准时出门,8时到办公室,开始财务发票的收支检查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记账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算盘记账的方式。为了赶这个时髦,邵贤德下了一番苦功夫。为了学习不断更新的财务知识,他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为了调取数据,他上网搜索电子表格使用技巧。软件功能多,年纪大了反应慢,他就一个界面一个界面搜索并强迫自己弄懂直到熟练使用为止。他说:“既然干这一行,我就要努力把它做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为了更好地完成财务工作,邵贤德不断完善基础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因为工作量大,他就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同事们觉得,只要一工作起来,邵贤德就会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他凭借扎实的业务功底,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作为费用结算业务版块的中坚力量,他参与了专项检查、制度汇编、项目回访等重点工作,以一颗赤诚之心书写职业情怀。
邵贤德认为,一名真正的专业人员,就应该坚持原则、恪守职业底线,工作就是职责、职责就是担当、担当就是价值。这不仅彰显了一名专业人员对专业应有的尊重和坚守,也是自己人格品质的最好体现。他表示,近几年,除了做好基本的财务工作外,还会尽自己最大努力积极培养和教导年轻人,做好传帮带工作。
王灵章
职业:气象观测员
工作时间:21年
应绍红
职业:助产士
工作时间:30年
邵贤德
职业:会计
工作时间:41年
融媒记者 吕晓婷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微信关注“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