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聚焦博士乡贤大会

漫步博士家乡 重温成长故事

看看他们开挂的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漫步博士家乡 重温成长故事

  看看他们开挂的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第二届永康博士乡贤大会召开之际,客居在外的游子纷纷回乡,畅叙桑梓情谊,共谋永康发展。有人好奇,是什么样的乡风、家风培养出了这些优秀的博士?让我们一起走进博士的家乡,了解那方水土,听听博士们的成长故事。

  胡礼祥:心系家乡文化传承

  西城街道山下村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胡礼祥出生的地方。山下村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宋朝出了13名进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胡长孺。

  “小小山村出进士,文笔留香待传承。小时候,我总听老一辈说起这些先贤的故事,无形中受到了影响。”胡礼祥说。

  学有所成之后,胡礼祥常常为家乡文化传承出谋划策。“我想把山下村的进士历史好好挖掘一下,尤其是胡长孺。之前,我市成立了胡长孺文化研究会。接下来,村里准备建一个胡长孺纪念馆。”胡礼祥说,胡氏的祖训是“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源;和顺,齐家之风;谨慎,保家之气;忠孝,传家之方”。他希望优秀祖训能代代传承下去。

  “在胡礼祥牵头组织下,山下村准备打造文化旅游村庄,挖掘乡村文化特色,推进乡村振兴。我觉得胡礼祥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村民们对此也很支持。”山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邦说。

  心系家乡文化传承之外,胡礼祥还不忘为母校牵线搭桥。人民小学教育集团山下校区校长李英俊说:“胡教授只要回山下村,就会到我们学校来看看,跟老师、学生交流。不久前,胡教授把省内知名的书画家请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帮助我们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我和村民很熟悉,谁家在哪里我都知道。你看,这是村支书家,我家在这后面,小石头山那边。以前我经常坐在这上面,夏天晚上太热睡不着,就坐外面乘凉。”聊起家乡,胡礼祥有说不完的话。

  胡炳南:激励后辈勤学好问

  煤炭科学家胡炳南博士是象珠镇山西村人,也是恢复高考后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胡炳南勤奋好学、淳朴善良的品质给山西村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炳南的家庭条件不好。高中毕业后,胡炳南一边自学一边务农。村干部看他学习刻苦,帮他换了大瓦数的灯泡,方便他夜里学习。后来,他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胡炳南的同学胡桂英说。

  考上大学后,胡炳南始终不忘在家乡接受的基础教育,常常给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写信。

  胡炳南的小学班主任施惠珍告诉记者:“胡炳南在校时就很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级前几名,为人也很真诚。大学毕业后,胡炳南还经常写信给我,这让我非常感动。”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博士,胡炳南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常激励家中后辈要勤学好问。“我哥哥是我们家学历最高的。他以前经常跟我们说要好好学习,现在也会教导后辈多读书,实现自我价值。”胡炳南的弟弟胡连山说。

  在山西村,像胡炳南这样的博士还有不少。山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洪武说,这与山西村的村规家训密不可分。“胡氏家训重点有12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勤谨和缓,这是先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耕读传家的风气在山西村深入人心,我相信以后也会传承下去。”

  胡洪武说,为了培养更多人才,村里会出资帮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有些资金是乡贤赞助的,还有些资金是村干部筹集的,希望帮助更多的山西村学子走出去。”他说。

  “我虽然一直在外工作,但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我特别感激家乡的父老乡亲对我的帮助,也牢记着他们的恩情。我希望能够以实际行动回馈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助力。”胡炳南说。

  杨英杰: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芝英镇四知村是个民风淳朴的村庄,也是南方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教授、博导杨英杰的家乡。

  在家人眼中,杨英杰从小就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由于当时生活条件不好,杨英杰除了要兼顾自己的学业,空闲时间还要帮家里干农活。”杨英杰的舅舅徐志江说。

  杨英杰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让母亲徐桂香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光荣妈妈”。徐桂香说:“杨英杰学习很自觉,有目标有规划。他经常和我说,自己是要拿第一名的。”

  高中时期,杨英杰便坚定了搞科研的决心,常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杨英杰很喜欢和我说一些与地球、地质相关的知识。他告诉我,学好数理化,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前提。”徐志江说。

  为此,杨英杰始终在地球科学领域孜孜不倦探索,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后,他申请到了去美国布朗大学留学的机会。留学期间,杨英杰常把“以后要回国,为国家作贡献”挂在嘴边。徐志江说:“他很想念家乡,经常打电话问我永康的情况。”

  2021年11月,杨英杰回到祖国,投身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研究。“回国后,看到家乡的变化,我特别高兴。”杨英杰说,村里的休闲娱乐设施越来越完善,村民茶余饭后也有了好去处。

  杨英杰吃苦耐劳、不忘初心的精神影响了很多人。村干部杨建法说:“杨英杰为村民树立了好榜样。这几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知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胡剑锋:热心支持家乡建设

  古山镇前杭村是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胡剑锋的家乡。

  据了解,前杭村十分重视教育,从村里走出去的人才非常多。记者在前杭村文化礼堂看到,墙上的成长榜写满了从村里走出去的人才和精英。

  从小在村里长大的胡剑锋,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经常回家看望家乡父老。“其实我不久前才回过家,现在永康要举办博士乡贤大会,我又回来了。只要家乡有需要,我一定全力以赴。”胡剑锋说。

  “胡剑锋是个很热心的人,非常支持家乡建设。之前我们想让他为村里的凉亭、长廊题词,他很快就答应了。胡剑锋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村里人都为他感到骄傲。希望后辈都向他学习,让我们村多出几个人才。”村干部吕江勇说。

  村民胡明达是胡剑锋儿时的玩伴,他说:“胡剑锋就住在我家隔壁,我们年纪差不多,小时候天天在一起玩,放学后一起上山抓鸟、下塘摸鱼。我还记得,胡剑锋从小就成绩很好,人也特别善良。那时候他爷爷眼睛不太好,他就经常给爷爷端茶送饭。”

  “这些年前杭村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这是前杭村父老乡亲努力的结果。”胡剑锋表示,家乡面貌的改变,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期待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共同建设更加文明、富裕、美好的前杭村。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永康日报 聚焦博士乡贤大会 00003 漫步博士家乡 重温成长故事 2023-04-27 永康日报2023-04-2700006;永康日报2023-04-2700007;永康日报2023-04-2700008;永康日报2023-04-2700009;永康日报2023-04-2700010;永康日报2023-04-2700011;永康日报2023-04-2700012;永康日报2023-04-2700013;永康日报2023-04-2700014;永康日报2023-04-2700015;永康日报2023-04-2700016;永康日报2023-04-2700017;永康日报2023-04-2700018;永康日报2023-04-2700019 2 2023年04月27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