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山20年 守护山林6000亩
大叔护林员与森林的那些事
![]() |
扎根大山20年 守护山林6000亩
大叔护林员与森林的那些事
2003年,他加入森林消防队,踏上了守护大山之路。20年来,他扎根大山,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丈量这片土地,用心用情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他就是唐先镇中山村的护林员胡宁。他不仅获得过市优秀护林员、森林防火先进个人等荣誉,还在去年获评了省优秀护林员。自进入3月份春季森林防火期后,胡宁又忙碌了起来……近日,记者走近这位56岁的基层护林员,了解他与森林的那些故事。
胡宁(右一)在整理消防用品
器材演变见证者 山林守护“活地图”
见到胡宁时,他正背着巡查背包巡查归来,红色的巡查背包说大不大,里面物品却是一应俱全。
“这里面有砍刀、铁锹和喇叭,可以用来解决一些突发的小火情。”胡宁边说边打开背包展示给记者看,脸上露出朴实的微笑。
将巡查背包放好之后,胡宁又忙着整理起了消防队里的消防用品。胡宁所在的唐先义务消防队是唐先镇最早建立的消防队之一。作为早期就加入的队员,胡宁经历了几代消防扑火工具的演变,而这些工具在他眼里也都是宝贝般的存在。
“这是最早的灭火拖把,那时我们主要靠这种简单的用具进行灭火。”胡宁向记者展示初代扑火用具,因其造型似拖把,所以也被大伙称之为灭火拖把。与普通拖把不同,灭火拖把的拖布是橡胶材质的。
相较于如今的灭火器材,早期使用的灭火拖把甚至有些像赤膊上阵。于是,胡宁又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当下先进的灭火装备。
“你看,这就是我们引进的一台消防水泵,跟之前这种手持风力灭火机相比,水泵对于大型山火的扑灭优势就非常明显了。”胡宁向记者介绍道,“这台机器还参加过全市很多消防增援活动,过段时间还会增设一台新的,届时我们的消防力量一定能大大增强。”
介绍消防站里的器材时,胡宁脸上露出了满满的骄傲。在他看来,这些器材如同宝贝,是自己消防活动中的“好伙伴”。
为了保养好这些“好伙伴”,胡宁也是下足了功夫。
“我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在消防站里捣鼓。每次活动结束后,他都会将消防水泵的管子铺开晾晒,维护起器材来就像呵护孩子一样!”路过的村民卢正泉知道记者的来意后,过来搭上了话,“这大片大片的山林虽然茂密,但在胡宁眼里就像可以遛弯的‘公园’一样,而时不时上山的他简直就是这里的‘活地图’。”
的确,二十年如一日的巡查和守护,让胡宁成了山林的“活地图”,而他的经验也在长期的工作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起来。
同担风雨二十载 消防工作受人赞
“我从小就见到他义务为村里做消防工作,他不仅是我们的队友,更是我们从心底敬重的榜样。”唐先义务消防队的另一名消防员胡伟理说。
“有什么危险他也不怵,总是冲在最前面,出勤的时候也非常照顾大家。”中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唐先镇森林消防中队队长胡鹏说。
“别的我不说,他是真的值得好好宣传一下。”卢正泉听罢补充道,“我们老百姓心里都很明白,胡宁是真的默默为村里、为山林做了不少工作。”
听到队友和村民这样评价自己,胡宁不自觉地挠起后脑勺,憨厚地笑了,“这些事情都是大伙一起做的。”
事实上,刚进入森林消防队工作时,胡宁也曾想过退缩。一来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常常在团圆时刻不能陪伴家人;二来消防工作大多事发突然,家人难免会担心他的安危。
“可当我站上山顶俯瞰整个村庄,看见万家祥和的模样时,我的内心就感到满足,想到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守护大家的平安,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胡宁说。
据了解,在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胡宁花在巡查上的时间就会非常多,常常一天就需要背着巡查背包徒步10多公里,确保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在胡宁的努力下,他所辖的6000多亩山林从未发生过重大的森林火灾。
“劝导村民不要在山体附近焚烧草木灰有时会遭白眼,但是如果是冒着山林被毁的风险,我宁可他们怨恨我。”胡宁说,发生森林火灾是目前山林损毁最为致命的原因,常常一毁就需要几十年恢复。
作为护林员,除了森林防火外,保护林木也是胡宁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巡查过程中,如果遇上有挖掘林木的可疑人员,胡宁总是第一时间上前制止,并督促其做好林木恢复工作。
“这一干就是20年,确实也是当初没有想到的。”采访的最后,胡宁不禁自我感慨道,“只要干得动,我就会一直继续下去,用心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融媒记者 胡锦
C
除险保安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