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剪春韭
夜雨剪春韭
□潘江涛
记不清是哪一年的除夕了,我匆匆溜回老家磐安,但见年迈的老母早已摆好八仙桌,等我沐浴更衣,敬神祭祖。
一个猪头(微张的嘴巴衔着一条粗壮的猪尾)、一只全鸡、一块豆腐、一杯水酒、一碟饧梅、一盘水果……千百年来,老家的祭品并不丰盛,顶多再加一只羊羔。
今天,能否添一把韭菜?在点烛焚香前,我忽发思古之幽。无奈,屋后菜园的老韭因无春雨润泽,个头瘦小不说,顶端已然枯萎,实在拿不出手。
山民讲求实惠,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韭菜。韭菜并不占有成片的土地,栽植也较为简单,只要在宅边沟沿移栽那么一两行,它就生生不息,割了一茬又一茬,故有“懒人菜”之称,喻其滥生好种。
家中菜园紧挨着老屋的墙根,那畦韭菜也的确有些年头了。先父健在时,总是在开春后给它略施薄肥,再撒一把草木灰。要不了几天,韭芽便袅袅婷婷自青灰中钻出,天地融和,一片朗朗。现如今,老母不爱吃食,几个子女又都不在身边,也就疏于管理,才落得那般邋遢模样。
韭菜是地道的中国菜,至少有3000年栽培史。以韭祭祖,也并非敝人臆想。《诗经》上开列的蔬菜不少,有蕨菜、薇菜、萝卜、蔓菁、蒌蒿……但是,能像韭菜一样担当祭祀重任的,不多。我就餐的单位食堂,韭菜炒鸡蛋是当作素菜售卖的。而《礼记》则说,庶人春荐韭,配以卵。也就是说,韭菜炒蛋还能用来祭奠。
羊羔的鲜美,自不待言。但在古代,肉食祭品来之不易。嫩韭堪与羔羊媲美,是由韭菜的内质派生的。
“韭”是象形字。“一”代表土地,而“非”则是露出地面的部分——长长短短的笔画,横竖都像勃发的叶子。许慎《说文》解释:“韭字像叶出地上形。”倘若将“韭”倒着看,上头那一“横”岂不就是遮盖物,整个字就是一束不发芽的韭黄。
《汉书》记载:“太官园仲冬生葱韭采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据说,此乃我国最早的温室种植。到了北宋,韭黄应运而生。
韭菜经年生长,吃韭菜就像在吃“利息”。“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只因“韭”与“久”“九”谐音,人们便赋予其浪漫主义的意象。《尔雅》云:“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诗经》里最早出现“万寿无疆”这一成语,便与“祭韭”有关。
韭菜还有一个香艳之名“起阳草”。有个段子说,某人应邀赴宴,偶然聊起丝瓜痿阳、韭菜壮阳的八卦。谈话间,主人让妻子端酒上菜,连唤几次也不见应答,便问孩子:“你娘哪里去了?”孩子说:“去了后园。”主人很奇怪:“干什么?”孩子回答:“拔丝瓜,种韭菜。”
段子是胡编乱造的,不足为信。不过,乡谚“懒笨老公种韭菜,懒笨老娘剪韭菜;剪刀不快长得快,吃得老公更勤快”,倒与段子有异曲同工之趣。
大凡男人,没有一个不想雄起的。我对韭菜的嗜好,虽存“壮”之心理,但更多的恐怕是受诗人影响。因为韭菜能在文学史里占得一席之地,都与吃有关,诸如“春韭满园随时剪”“青蒿黄韭试春盘”等。其中,要数杜甫的那一把韭菜最美──“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赠卫八处士》)
春韭鲜嫩,最宜在湿湿的春夜里采割。农谚“触露不掏葵,日中不剪韭”, 俗语“葱怕雨,韭怕晒”,以及李时珍的“日中忌剪韭”等,都是告诫人们不宜在中午割韭菜。因为中午的太阳易把韭菜晒蔫,鲜味尽失。要是在天光尚未放亮的凌晨,只需轻轻一划,那刀刃便泻满春韭的诗情画意,而人们也便增添了几多口福。
夜雨剪韭,虽不失雅致,但并非杜甫首创。据记载,汉代的郭林宗有块菜地长着韭菜,友人范逵某晚突然造访,郭便冒雨割来韭菜,还烧了一碗面条款待。之后,两人是否斟茶当酒,我们不得而知,但殷殷友情早已凝结在那把鲜嫩的韭菜中。
“浓香跨姜桂,余味及瓜茄(元·许有王)。”春韭是三月的礼物,有“春菜之魁”美誉,配料做馅,无一不可,颇有大众情人的意趣。其中,最古老最普及的还是“韭以卵”。直到今天,不论是韭菜炒蛋,还是韭菜蛋花汤,依然是没有过时的家常菜。
韭菜合子,古已有之。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说:“韭合,韭菜切末拌肉,加佐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好。”
东阳烤豆腐有黄灿灿的外表。倘与韭菜相搭,得先把烤豆腐弄碎,入干锅加料酒和盐煮一煮,再加切成小段的韭菜拌炒几下,不仅干香开胃,而且味美价廉。
磐安山涧有一种小虾只比米粒稍大,俗称“米虾”。小时候,米虾很多,我们兄弟俩带上笊篱,去村前的水沟里随手一舀,便能捞上一些。带回家,淘洗干净,沥水备用。韭菜切成寸段,热锅烫油,下米虾和韭菜爆炒。韭菜炒米虾,除了盐,忌放其他味料。但油一定要多,火一定要猛。米虾炒熟后全身通红,衬以翠绿的韭菜,犹如无数红莲点缀在一片绿荷之中。食之清香柔嫩,有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绿豆芽南北皆有。倘若与少许韭菜、红椒丝合炒,不仅提味,而且不掩绿豆芽之清爽。而在颜色和味道上,红椒丝是明修栈道,韭菜是暗度陈仓,各行其道,相得益彰。
即便到了晚春,韭菜花还可用来做酱——那一根根碧绿的薹茎顶着一簇簇的小白花,开得清新秀丽。未开的小花苞状如鸡心,上面包裹着半透明的衣膜,如同一袭轻纱,白的小花和翠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清香四溢。杨凝式爱吃韭菜花,在得到朋友赠送的韭菜花之后神清气爽,洋洋洒洒写下了有着“天下第五行书”之称的《韭花帖》,全文六十三个字,字体点画生动,结构端稳,丰神简静,仿佛充盈着韭花的清香美妙之气。
春早韭先绿。只可惜,当下盛行的暖棚穿越时空,以至摆上菜场的韭菜一年四季都很碧绿。要是没有“夜雨剪春韭”之类的诗句,很难让人想起春风、春雨、春韭……一年中最曼妙的吃韭时节又已悄然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