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西津

《永康文献丛书》又结“新果”

读者可从中一览永康珍贵的历史文化

  《永康文献丛书》又结“新果”

  读者可从中一览永康珍贵的历史文化

  近日,《永康文献丛书》又结“新果”,《胡长孺集》《楼炤集》《徐无党集 林大中集 应孟明集》《(正德)永康县志 民国永康县新志稿》《康熙十一年永康县志》《康熙三十七年永康县志》《(道光)永康县志》《(光绪)永康县志》《永康县儒学志 五峰书院志 (民国)永康乡土志》等9部书出版。

  作为永康迄今规模最大、学术体系最完备、永康文化元素最全的大型地方文献总集,《永康文献丛书》计划用8年至10年时间,成书50部,发掘永康历史文化底蕴,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最新出版的9部书中,你可以一览永康珍贵的历史文化。

  最新出版的《永康文献丛书》

  一代良吏胡长孺

  走进西城街道山下村,郁郁葱葱的适游山下建有胡长孺塑像,塑像下方刻有“一代名儒 理学名贤”八个大字。这位从小乡村走出来的大儒,横跨宋、元两个朝代,在政坛和书法史上都留有盛名。

  胡长孺,字汲仲,号石塘,谥号纯节,人称石塘先生。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胡长孺出生于名臣儒学世家,他自幼熟读经书,诸子百家,律令章程,无不贯通。咸淳年间,他的外舅徐道隆出任四川宣抚参议官,胡长孺跟随入川。在朝廷举行的铨试(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中,胡长孺考中第一名,授迪功郎、监重庆府隔槽酒务。

  南宋王朝灭亡后,胡长孺隐居山中不愿出仕。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求贤,胡长孺等人被强征到大都(今北京市)。胡长孺先是在集贤院待诏,后被任命为集贤院修撰。

  胡长孺生性刚直,没多久就与主持集贤院工作的宰相议事不和,改任扬州路儒学教授,又改任建昌路儒学教授兼建昌路录事官。后来,胡长孺转任台州路宁海县(今浙江宁海县)主簿。

  胡长孺足智多谋,明察秋毫,宁海县民间至今流传着他的许多故事。胡长孺去世时,有不少人为他写了挽诗。元代揭祐民有诗《哭胡石塘》云:“颜乐斋修文史终,更千年后有胡公。”

  胡长孺在文学艺术上颇有成就,著有《瓦缶编》《南昌集》《宁海漫抄》《颜乐斋稿》等,与以经术、文学、书画闻名的堂兄胡之纲、胡之纯并称“三胡”。新出版的《胡长孺集》汇编了胡长孺的诗文与资料,总结著作的辑佚成就,使胡长孺与元代儒学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

  南宋重臣楼炤

  “徘徊斯塘之上,而惕然若有所惊”,西城街道楼塘村金秋塘自然村地名的由来,与楼炤密不可分。900多年前,楼炤归乡行至此地,望池水而惊秋,写下《惊秋塘记》,因名此塘为惊秋塘,后遂以此名村,逐步演化为金秋塘。楼炤(1088年-1160年),字仲晖,一字仲晦。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宋代名臣,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靖康之变后,北宋沦亡。高宗即位,建立南宋。关于建都等问题,楼炤等臣僚建言:“力可以保淮南,则以淮南为屏蔽,则因长江为险阻,权都吴会,以养国力。”这一建议推动了南宋朝廷定都临安。

  针对南宋“暴师以久,财用匮乏”的情况,楼炤提出对盐铁漕运进行改革,保证南宋偏安政权的稳定。名将李世辅想自西夏归附朝廷,楼炤立即招他来京面圣,后来,李世辅成为宋朝一代名将。高宗曾颁布诏书,称赞楼炤“丰范端凝,才能倜傥,正色立朝,镇南藩而蛮烟灭息;公心执法,守北鄙而土宇廓清……审进退之机,具始终之节,高超百群,烱出群僚”。

  绍兴十四年(1144年),楼炤被李文会所弹劾,除知宜州,后徙广州,未赴即卒,谥“襄靖”,意为辅佐皇帝,安定天下。

  《楼炤集》辑录楼炤传世的诗文作品及相关资料。全书分为两编,正编收录诗词、制敕;附编收录楼炤年谱、传记文献、诏敕及交游文献、诸史杂记。

  楼炤无文集传世,流传作品不多。《楼炤集》将散见于各处的楼炤作品及相关资料编为一集,力求为今人阅读和研究提供助益。书末附录《善慧大士录》,该书最初由楼炤重编,明代两次重刊,清光绪六年(1880年)再次出版,据光绪刻本整理。

  先贤辈出 泽被后世

  “文章无用等画虎,名誉过耳如飞蝇。荣华万事不入眼,忧患百虑来填膺。”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徐无党参加礼部试,获得省元,赐进士出身,知河南渑池县。他的老师欧阳修为了勉励学生,特地写下《送徐生之渑池》送给徐无党。

  徐无党,初名徐光,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少年时,徐无党便跟随欧阳修学古文辞。因天资聪颖,刻苦勤学,深受欧阳修喜爱。欧阳修曾称赞他:“其文日进,如水涌山出,其驰骋之际,非常人笔力可到。”

  永康人文荟萃,不仅有为历代史家所称颂的徐无党,还有惠民守正,风节凛然的林大中。林大中,字和叔,南宋绍兴进士,曾知长兴县、宁国府,官至吏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林大中勤政廉洁,政声卓著。治边主张“文武合一”。余暇笃志学问,肆力经史,旁通诸子百家,文章自出机杼。在御史台任上的林大中,弹劾贪官污吏,刚直敢言,曾被朱熹赞为“风义凛然,当于古人中求之”。

  同样为人刚直的还有应孟民,他曾与陈亮、吕祖谦等才俊们创建濂洛正学书院,并“切磋讲学、阐明义理,慨然以修治之学自任”。应孟明历任乐平县丞、大理寺丞、福建提举常平、按察使、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在任广西经略安抚使时,应孟明对广西官盐制度进行改革,解决多年积弊。

  《徐无党集 林大中集 应孟明集》收录了《徐无党集》《林大中集》《应孟明集》等遗文和相关史料,追寻先贤往事,抢救珍贵史料。

  展现历史和文化变迁

  在注重现存古籍点校的同时,《永康文献丛书》还突出了新编功能。据了解,此次新出版的9部书中,《胡长孺集》《楼炤集》《徐无党集 林大中集 应孟明集》为新编结集,《永康县儒学志》根据孤本整理成书,《永康乡土志》根据稿本整理出版,《康熙十一年永康县志》从海外寻回,系首次出版面世。

  “宋元以来,永康不少先贤,虽无著述单行,但大多有零散诗文传世。为免遗珠之憾,我们便将他们的文章汇总结集。”《永康文献丛书》主编李世扬说。

  除了收集零文散篇,丛书还收录了《(正德)永康县志 民国永康县新志稿》《康熙十一年永康县志》《康熙三十七年永康县志》《(道光)永康县志》《(光绪)永康县志》《永康县儒学志 五峰书院志 (民国)永康乡土志》等书。县志的再版发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不仅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永康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各个方面,还展现了永康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丛书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永康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宝贵资料,是一部集可读性、资料性、收藏性于一体的地方历史文献。”李世扬说。

  翻开厚重的历史,将古老的故事换新。《永康文献丛书》彰显着永康优秀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是对先人著作和保存文献的抢救性保护。接下来,丛书拟编辑出版《胡则集》《吕公望集》《王崇集》《徐德春集》《程正谊集》等书,继续书写永康文化新篇章。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永康日报 文化·西津 00006 《永康文献丛书》又结“新果” 2023-04-10 永康日报2023-04-1000006;永康日报2023-04-1000007;永康日报2023-04-1000009;永康日报2023-04-1000011;永康日报2023-04-1000012;永康日报2023-04-1000013;永康日报2023-04-1000015;永康日报2023-04-1000017;永康日报2023-04-1000008;永康日报2023-04-1000010;永康日报2023-04-1000014;永康日报2023-04-1000016 2 2023年04月10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