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五峰

清明寄思

  清明寄思

  □应向红

  又到一年清明时,轻风细雨寄思念。流年似水,岁月如歌,父母双亲离开我们又有好多年,尤其是父亲已将近十年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想到此,我就有些悲凉和愧疚。那时,我还在职,每次去医院看望父亲,总是来去匆匆。直到父亲离世,我才觉得自己在父亲的最后时光里,待的时间太短了,以至于没有多看看他,与他多聊聊。我对此非常后悔、自责。

  母亲的离世也很突然。当时,我岀差在外,接到弟弟妹妹的电话就急急忙忙往回赶,可见到她却是在殡仪馆。我顿时号啕大哭,泪流满面,这刻骨铭心的痛至今难以释怀。

  父母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我从没有忘记过他们。他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往事,频来入梦,梦醒时也时常泪湿枕巾;父亲的《往事不能如烟》依然摆在书架上,我想起他就立马翻开读读。这时,父母仿佛就在眼前,他们是那么仁慈、那么亲切。

  父亲出生在芝英一村一个大户人家,自幼聪慧,尤其是记忆力过人。当年,父亲是永康县试第一名,初中毕业后考取金华师范。

  新中国成立前,父亲被地下党发展为进步青年,在义乌佛堂加入解放大西南部队。达式常主演的电影《难忘的战斗》,描写的就是他们部队的峥嵘岁月。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父亲又马不停蹄地跟随志愿军部队入朝,担任炮兵部队指挥排排长。在枪林弹雨、炮火连天、敌我交战异常激烈的二次战役中,父亲的后脑耳根部和左胸多处负伤。部队被打散时,父亲和幸存的战友白天潜伏在牺牲的战友尸体中,晚上望着北斗星寻找部队。历尽千难万险,他们最终找到了部队,养好了伤。回囯后,父亲转业到地方民政部门工作直到离休。

  父亲的一生,是抛头颅洒热血干革命的一生,是经历过生死考验战斗的一生,是兢兢业业为老百姓工作的一生。离休后,他享受党和政府的优厚待遇。困难时期,我们姐弟三个硬是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个个养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父母之恩,山高水长,永远铭记。清明节即将到来,我们来到父母的墓碑前,献一束鲜花,默默祈祷,静静哀思。

  父母双亲,安息吧!我们明年再来看你们!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7 清明寄思 2023-04-03 永康日报2023-04-0300012;永康日报2023-04-0300013 2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