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社会·专版

勇敢驱散阴霾 延续生命美好

这家医院的50多名肿瘤康复病人齐种中药材

  勇敢驱散阴霾 延续生命美好

  这家医院的50多名肿瘤康复病人齐种中药材

  3月9日至10日,艾克(种福堂)医院院长孙彩珍、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一行带着康复俱乐部50余名肿瘤康复病友来到磐安,登山种药材,分享交流抗癌经验。“这是医院癌症康复俱乐部开展了20年营造‘生命林’”活动的延续,也是抗癌勇士们勇敢顽强战胜疾病,重新飞扬生命的生动体现!”杨德志说,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的中药材原汁原味。病友们互称为“战友”,感情甚至比亲人还要亲,这次时隔3年后的相聚,也是大家再续前缘的好机会。

  “中药救了我的命,十多年前我就在这里种了这棵‘生命树’,现在已经长得这么高了!”在一块空地上,一名病友抚摸着当年亲手种下的象征生命和希望的“生命树”,感慨不已。

  艾克医院抗癌勇士种植中药材活动合影

  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左一)与抗癌勇士一起种植中药材

  方连英:

  没人相信

  我的病会好

  我自己相信

  去药材基地的路上,抗癌勇士们去看了三年前亲手栽下的紫薇树。尽管当时挂在树上的名牌已经不见,但他们依然能很快找到那棵属于自己的“生命树”。

  85岁高龄的方连英伸手摸了摸紫薇树的树干,望着日渐长高的枝梢,心中再起涟漪。

  方连英是金华人。26年前,她在浦江做着肉类小买卖。有一天,她感觉右髂骨疼痛,休息了几天未见好转,儿子把她带到了当地医院。拍片结果显示是骨肉瘤,癌细胞已经扩散,没办法医治了。

  方连英辛苦了一辈子,好日子才开始不久,儿子不甘心放弃,把妈妈带到杭州,辗转了好几家医院。有医生提出换髂关节,但光材料费就要十几万元,方连英没同意;也有医生说要截肢,方连英更没答应。

  病痛一天天加剧,折磨得方连英吃不下也睡不好,人瘦到皮包骨头。她躺在床上,很想活下去,却不知所措。

  这时,有个远房亲戚来探望她,提起金华艾克医院治疗肿瘤很有经验。方连英的女儿一听,赶紧把妈妈带到医院。

  见医院里来了很多求诊的病人,方连英有了绝处逢生的感觉。

  孙彩珍拍拍方连英的手说:“有希望,但喝中药的时间会比较长,你要坚持下去。”

  听到自己还有希望,方连英振作起来,配回中药后开始按时服用。半年过去,方连英感觉疼痛在慢慢减轻;又坚持服药半年,右髂关节竟已完全不痛。回医院拍片,片子显示骨肉瘤有缩小。

  “亲朋好友以为我日子不多了,经常来看我,没人相信我的病会好。但我相信孙院长。”方连英拍完片,更坚定了服药的信心。

  继续服药一年,方连英的气色越来越好,人也跟着长胖。再去复诊时,肿瘤已经消失不见,她连忙把好消息告诉了孙彩珍。

  孙彩珍也替方连英高兴:“再巩固两个月,这次的中药全部免费送给你。”

  身体康复后,方连英在家带孙子孙女,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只要我有空,我都会参加艾克(种福堂)医院组织的癌症俱乐部活动。自己过来,自己回家,根本不用子女接送,我的身体好得很呢。”方连英思路清晰,说话中气十足。

  李清虹:康复靠医生 更靠我们自己

  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抗癌勇士们已许久没见面。吃完晚饭,他们便围坐在一起,和新加入的抗癌勇士聊起自己的故事,互相鼓励。

  68岁的李清虹先开了口,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

  2007年4月,李清虹摸到耳后有个肿块,几天没有散去,她上医院检查,医生觉得可能是炎症。

  可一周过去,肿块还在。进一步检查后,李清虹被确诊为鼻咽癌。当天,她就住进了医院。随后的6次化疗、40多次放疗,让李清虹脖子肿胀,疼得吃不下饭。

  熬过了艰难的两个月,李清虹做了全面体检。得知身体其他部位没见癌细胞的踪影,她松了口气。

  本以为能安享退休生活,没想到2010年7月,她摸到腹股沟处有一个肿块。穿刺病理切片,她又被确诊为恶性非霍杰金氏淋巴瘤。

  李清虹不得不开始新一轮的治疗:手术切除肿块,接着化疗6次、放疗20多次。为了能彻底治好淋巴癌,李清虹用上了进口化疗药,15万元医药费全部自费。

  还没好好恢复身体,三个月后的复查让李清虹陷入了绝望:纵膈处又发现了一个肿块,而这肿块也是淋巴癌。

  “到底该怎么办?”李清虹问自己,也问医生。听到医生又提“化疗”二字,吃尽苦头的李清虹摇头拒绝,流着泪回了家。

  有一天,李清虹在家看电视,无意中看到艾克(种福堂)医院用纯中药医治重症肿瘤病人的新闻,她打算碰碰运气。

  2011年3月,李清虹找到孙彩珍。在孙彩珍的鼓励下,她开始喝中药。喝了三个月,李清虹的脸色变红润了,她信心满满地回到医院拍片复查。没想到,显示肿瘤反而大了,李清虹急忙找到孙彩珍。孙彩珍一听,笑着说:“这是好事,因为肿瘤变软了,所以才大了,接着吃药就会小下去。”

  看着孙彩珍满脸的笑容,李清虹依然半信半疑。但别无选择,她继续喝药,半年后复查,此时的纵膈肿瘤已经缩小。

  16年过去了,李清虹一直鼓励新的病友:“有人一听癌症就倒下爬不起来了。其实,信心不能垮,必须要坚强!康复要靠医生,更靠我们自己。”

  在现场,病友龚炳富、岑召汉、李炳仁也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历。

  陈连琴:家人的不离不弃 是我撑下去的力量

  “种药材了。”不知谁一声高呼,把大家的思绪拉回眼前。

  “这是金丝吊葫芦、白及、白芍、玄参,还有浙贝母……”种植现场,孙彩珍和杨德志一一介绍着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中药材。

  “我爱人喜欢花,我们就种白芍。”陈连琴的丈夫领来白芍苗,开始锄地松土。

  陈连琴今年63岁,是金华婺城区人。她一直从事幼教工作,身上散发出淡淡的优雅。

  2012年4月,一位朋友劝她买份人寿保险,陈连琴欣然接受。但买保险前需要提供体检报告,她就去医院做体检。

  做妇科B超检查时,医生说卵巢看起来不对劲,最好请专科医生再看一下。陈连琴的心一下悬了起来,换了家医院继续查。这次检查结果和上次一样,医生建议她做手术。

  5月9日,陈连琴被推进了手术室。术中病理切片化验确诊为卵巢癌,医生立刻为她做了卵巢癌根治手术。

  术后,陈连琴开始化疗,一次比一次难受,前三天几乎吃什么吐什么,头发一把把往下掉,1.6米的身高体重只有40公斤,虚弱得站都站不住。

  看着镜子里变丑的自己,陈连琴很烦躁,又怕丈夫担心,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等到丈夫出门,她忍不住大喊大叫,甚至在床上乱跳发泄情绪。

  陈连琴的丈夫承接工程装修,偶尔要到外地。儿媳担心陈连琴在家寂寞,把她接到家里。

  人是住过去了,但陈连琴心理压力很大,担心儿媳嫌弃,吃饭时将碗筷分开。儿媳却安慰她:“我们是一家人。况且,你得的不是传染病,碗筷不用分开。身体舒服的话,多和孙女玩,帮你分散注意力,病好得快点!”

  在一家人的陪伴下,陈连琴咬牙完成了6次化疗,心情逐渐开朗。

  然而没多久,陈连琴发现自己得了“怪病”,手脚天天发热,难受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觉。

  听说外地有“神医”专治怪病,丈夫陪她过去,住进了每月高达万元的疗养机构。其间,陈连琴每天吃猪蹄“治病”,三个月过去,病情没缓解,反而吃出了高血脂。

  回到金华,陈连琴又看了不少医生。一天外出,她碰到了同行张秀妹。张秀妹也是卵巢癌患者,正在艾克医院喝中药,建议陈连琴也去看看。

  在杨德志的鼓励下,陈连琴服用了两周中药,感觉整个人舒服多了。

  “服用中药断断续续没停过,现在各项指标正常,我们还有很多个10年呢。”陈连琴的丈夫笑了起来。

  “我已好几年坚持参加种植‘生命林’活动了,四年前种下的紫薇树长得多好啊。其实人和树一样,一生中难免经历艰难困苦,要坚信自己的生命是有力量的,小树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张秀妹在一旁感慨地说。

  大家挥洒着汗水辛苦劳作着。孙彩珍和杨德志与大家定了个新三年之约:“好的中药材需要足够的生长时间,现在大家种下的药材,我们三年后再来收割,到时大家再一起来。”

  在欢笑声和祝福声中,此次“生命林”种植活动告一段落。

  “生命不息。希望那些正在与癌魔抗争的朋友树立起勇气和信心,终有一日也会像这些抗癌勇士一样走出阴霾,延续生命的美好。”杨德志有感而发。

  融媒记者 胡颖


永康日报 社会·专版 00006 勇敢驱散阴霾 延续生命美好 2023-03-30 永康日报2023-03-3000006;永康日报2023-03-3000007;永康日报2023-03-3000009;永康日报2023-03-3000012;永康日报2023-03-3000008;永康日报2023-03-3000013;永康日报2023-03-3000010;永康日报2023-03-3000011;永康日报2023-03-3000014;永康日报2023-03-3000015;永康日报2023-03-3000016;永康日报2023-03-3000017 2 2023年03月30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