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35分16秒!我市跑友创最好成绩
打破尘封63年的永康“全马”纪录
![]() |
2小时35分16秒!我市跑友创最好成绩
打破尘封63年的永康“全马”纪录
3月19日,温州马拉松鸣枪开跑。比赛现场,我市跑友黄志东跑出2小时35分16秒的好成绩,在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打破了我市保持了63年的“全马”纪录。他也是我市首位“全马”跑进2小时40分的跑者。
温州马拉松结束短短一周后,3月26日,黄志东又站上了丽水马拉松的赛道。这次,他以73分59秒的成绩冲线,这个成绩也快于我市原先的“半马”纪录。
黄志东在温州马拉松全马赛场上
一次沙漠徒步开始结缘马拉松
黄志东和马拉松的缘分要追溯到2018年。当年4月,时年32岁的黄志东报名参加了一场商业精英108公里沙漠徒步挑战赛。担心自己体能跟不上的黄志东提前一个月开始跑步锻炼,第一天就跑了8公里,跑完后觉得腿酸痛得不行,但第二天他又坚持跑了16公里。
为什么刚接触马拉松就能挑战高难度?黄志东笑着说,这得益于自己长年累月坚持运动。他在十八九岁时练习散打,还曾参加省、市比赛,后来又坚持打了10多年篮球,这些都为他“跑马”奠定了基础。“‘跑马’虽然身体很累,但精神很放松。”黄志东说。
就这样,黄志东成了一名“跑马”爱好者。第一个月,他一共跑了120公里,第二个月,他的跑量就增加到300公里。之后,他的跑量基本维持在每月500-600公里。2018年11月,黄志东第一次参加正式赛事——上海国际马拉松,跑出了3小时3分的成绩。尽管成绩已经不错,黄志东还是有些遗憾首赛未能跑进3小时。
这些年,黄志东从未停止过奔跑,而且在他看来,马拉松不止于奔跑。“跑步不仅让我的生活作息越来越规律,还让我在奔跑的过程中静下心来思考,与自己对话。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在跑步时茅塞顿开,从而迎刃而解的。”黄志东告诉记者,如今,他每天凌晨4时30分起床,7时前跑完步回家,这样既不耽误送娃上学,也不耽搁上班。“跑完步不仅不觉得累,还觉得身体很轻松、心情很愉悦,工作起来也很有劲。”黄志东笑着说。
五年间十多次比赛均“撞墙”
在永康跑圈里,跑友们都知道“241”这个数字,因为可追溯到的永康“全马”纪录是2小时41分48秒,乃跑友徐友根1960年所创。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跑进2小时41分,就能打破永康“全马”纪录。
2019年11月,黄志东踏上了北京马拉松的赛道。“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状态非常好,完全可以向‘241’的纪录发起冲击。开跑后,我没有压制自己的速度,前30公里就全力以赴。路过能量补给点,也没有补充能量胶。”黄志东说,现在想来,自己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把前辈们常说的“撞墙期”(一般指马拉松比赛中,在后半段出现肌肉抽筋、僵硬、体能下降、呼吸急促的现象)放在心上,天真地以为会这样轻松地跑到终点。
意外来得猝不及防。“当我跑到39公里时,真的‘撞墙’了。我的腿突然严重抽筋动弹不得,以致在原地休息了好几分钟。”最终,黄志东以2小时49分的成绩完赛。
之后,黄志东在参加其他马拉松比赛时又屡屡“撞墙”。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全马”来说,真正的较量在30公里后才刚刚开始。
这些年,黄志东的成绩一直在2小时40多分钟这个区间徘徊,很难提升。他说:“没有跑出自己理想的成绩会感到挫败,但我很快就能振作起来,第二天又重新出发。”
近三年,很多马拉松赛事停摆,许多业余跑者“退圈”,但黄志东从没想过放弃。他开玩笑地说,马拉松是个“坑”,达到了一个既定目标,又会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急于证明自己却遇“滑铁卢”
“从前,我觉得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每天坚持跑步。但越参加比赛我越发现,一味追求跑量不是正确的训练方式。马拉松是超长时间的耐力运动,如果控制不好节奏,后半程肯定就后继乏力。”黄志东“醒悟”后,从2021年冬天开始改变训练方法。
黄志东报名参加线上培训班,根据专业教练的指导转变训练模式。自此,一个“野生”跑者在专业指导下,从全年无休的盲目奔跑变成张弛有度的科学训练。
按照耐力、强度、恢复、调整四个节奏来设置的训练课程让黄志东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2022年上半年,在一次“全马”自测训练时,黄志东跑进了2小时41分,这让他更加坚定在正式比赛时破“241”纪录的信心。
为了能在同年11月举办的建德马拉松中有所突破,黄志东斗志满满,训练也更加刻苦。也许是因为太急于想证明自己,黄志东在赛时依然没有控制好节奏,再次跑崩,最终用时2小时44分完赛。黄志东坦言:“此次失利对我打击很大,不适宜的节奏也很不利于身体恢复,以至于我基本放弃了两个星期后举行的杭州马拉松。”
尽管有些灰心,但善于自我调节的黄志东很快又鼓起信心。2022年冬天,他请教练、跑友帮忙指导技术动作,对摆臂、落地、蹬身等跑姿进行一一改进,同时寻找在赛时如何合理分配体力的最佳模式。
收敛锋芒
用“智慧”跑出佳绩
“我的教练常说,跑马拉松靠的是智慧,而不是毅力。一般人都不太理解这句话,认为跑马拉松就是要靠意志力熬完全程。但专业跑友都知道,马拉松成绩还受天气、温度、场地、状态等的影响。”黄志东告诉记者,3月19日,其实他还报名了重庆马拉松。在综合考量了天气、温度、场地等因素后,他决定放弃重庆马拉松,转战温州马拉松。
3月19日,黄志东站上了温州马拉松的赛道。这次,他的心态反而比以往更轻松。“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跑进2小时40分。比赛时,前30公里我一直把配速控制在3分40秒左右,跑完30公里后觉得状态很好,便将配速提高到3分36秒,最后10公里连续超了5人。”黄志东说,这是他第一次使用“负分割”(前半程跑得慢,后半程跑得快)跑法,也是第一次跑完全程后还觉得很轻松、有余力。
这次比赛让黄志东更深刻地理解了“跑马拉松靠的是智慧”这句话:“就算你能跑,也不要当‘带头大哥’,不要急于求成,要克制住想跑得更快的冲动,借助别的选手破风前行,同时还要掌握好自己的节奏。”
最终,黄志东以2小时35分16秒的成绩第六个冲线,打破了我市尘封63年的“全马”纪录。这个成绩也意味着,黄志东将有资格参加每年10月举办的浙江省马拉松纪录挑战赛。
令人欣喜的是,在温州马拉松结束短短一周后,3月26日,黄志东又在丽水马拉松“半马”赛事中实现了预定目标:以73分59秒的成绩冲线,快于我市原先75分的“半马”纪录。
■记者手记
我市马拉松未来可期
近年来,我市马拉松队伍越来越强大,跑友们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3月26日,黄志东在丽水马拉松“半马”赛事中以73分59秒的成绩冲线,同一天,我市跑友吴振涛也在杭州梦想小镇半程马拉松中创造了70分17秒的好成绩,双双刷新了我市“半马”原75分记录。而且,吴振涛的成绩快于男子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71分,这也意味着我市男子马拉松一级运动员名录不再空白。
我市马拉松女将也巾帼不让须眉。目前,卢可可、郑红艳、金秀君三人的“全马”成绩均已跑进女子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3小时10分,王小夏、郑红艳两人的“半马”成绩也跑进了女子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90分。近年来,在各地举办的路跑和跑山赛事中,女将们更是佳绩频传。前不久,在安徽广德越野赛中,我市跑友吕红叶、吕美茶捧回两金,分别摘得21千米和35千米桂冠。我市“半马女王”王小夏更是表现不凡,在2016台州马拉松、2018奉化马拉松、2021温岭跑山赛中均斩获冠军。
记者还了解到,在浙江马拉松官网2020年公布的一份1684名高手名单中,永康占据121席,在89个县(市、区)排名中拿下榜单头名。另外,截至2022年12月18日,浙江马拉松赛事统计到能跑进3小时的浙江健儿有1074名,其中我市有近40名。
整体水平喜人,尖子选手辈出,我市马拉松未来可期。
融媒记者 李梦楚
融媒见习记者 胡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