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五峰

文章导航

寒川先生

  寒川先生

  □胡君亮

  1978年,我在清溪初中上学,校长在社会上聘请了几个知识分子来当我们的老师,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寒川老师。

  陈老师四十出头,矮小的个子,清瘦的脸颊。他一手拿着结满黑黝黝茶垢的搪瓷杯,一手夹着香烟,食指、中指的指甲熏得黑黄。他常年穿着洗得灰白的中山装,戴着一副数不清有多少圈的眼镜。听说陈老师是北大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学生。

  陈老师教我们语文。他带了课本走进教室,往讲台上一扔,不知是从哪只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这是我第一次遇见不翻开书照本宣科的语文老师。

  陈老师上课不像以往老师那样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他更喜欢讲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比如有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章回,陈老师就放开了。说施耐庵写《水浒传》前,叫画师描绘了一百单八将的人像,挂在厅堂上,天天对着画像发呆。他老婆气不过,趁他不在的时候,把画像收集一块,放了一把火。等施耐庵回来,已烧得差不多,好歹抢出了四幅,就是武松、杨志、林冲和鲁智深。他又对着这四幅画像着魔了。我们没有考证陈老师讲的故事,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得最出神入化的就是这四个人,却是事实。陈老师说,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构思。

  陈老师上课,有时一个词语就可以讲半天,比如说“推敲”,他又扯开了。说唐朝有个诗人名叫贾岛,一天,贾岛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可是又觉得“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念叨着:“僧推……”“僧敲……”,手也不知不觉地做出“推”“敲”的动作。这时,做了大官的大文豪韩愈外巡,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恰巧从这儿经过,被贾岛挡住了道。贾岛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至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几遍,出主意说:“我觉得还是‘敲’字妥帖。”陈老师告诫我们,作文要字字句句细推敲,只有反复锻字炼句,才能写出好文章。

  要教好我们这些农家孩子,确实为难陈老师。有一次,解释成语“泾渭分明”,就费好多周折。陈老师说,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流经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也就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泾河发源于宁夏,流经黄土高原。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对于这些,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一脸茫然。趁午饭后的空闲,陈老师把我们拉到学校门口,刚好是从三渡溪水库流下的小溪与从唐先流下的小溪会合的地方,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从此,我们真的理解泾渭分明的原义了。

  按今天的课堂标准来评定,陈老师的课是松散、零乱乃至放荡的。陈老师在课堂上从不训人,但会戏弄人,我曾不幸中枪。以前,我们要记课文的作者,如夏衍的《包身工》,矛盾的《白杨礼赞》,孙犁的《荷花淀》等。一次,陈老师突然问到《多收了三五斗》的作者,我脱口而出:“是赵树理。”陈老师盯着我,因为眼镜的反光,我看不清他的眼神。他冷笑着说:“赵树理?还不如说松树里呢。”教室里哄堂一片。当时的教室是一层楼,四周都是松树,我们课间都在松树林中追闹。课后,陈老师问我:“你怎么认识赵树理的?”我说:“小时候,我从哥、姐的课本中好像看到过。”陈老师说:“《多收了三五斗》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你是否与《小二黑结婚》搞混了?”陈老师可能想不到,从此我有了“松树里”的绰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携四十余大学同窗云游方岩。在山门前驻足,一副楹联映入眼帘:

  江山留胜迹,鬼斧神工,方岩人间奇境;往来成古今,地灵人杰,名山青史千秋。

  细细看,署名陈寒川。我情不自禁喊道:“这是我语文老师的手笔。”同学无不惊叹。步云亭、山危亭、重楼……这样一路游来,满是陈老师的对联。第一次看到陈老师的作品,才知脚无踩蚁之功、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竟是腹有八斗才气,胸有万丈豪气。就是不知先生是否像李太白那样,斗酒三坛,酣睡三天,醒后一挥而就呢。

  1996年春节,我邀了几个同学拜访陈老师。陈老师腿脚不太争气,很少外出。他也不爱看电视,每天一壶清茶,一包香烟,钻进书堆中,忘乎所以,自得其乐。难怪他把这小楼命名为“独乐轩”。我们是陈老师的开门弟子,学生到访令他兴奋不已,感慨万千,当即赋诗:

  每思人事乐无穷,无奈生涯半土中;万望诸君多努力,横天春色倍葱茏。

  字里行间,陈老师也不免流露出伤感之意。我们可以想象,才高八斗的陈老师,蜗居在小城,空有满腹经纶,谁又慧眼识珠?我们不免愤愤不平,说:“陈老师,您应该在大学做教授。”陈老师凄然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和傅雷、老舍、松树里等人相比,该知足了。”

  原来,不苟言笑的陈老师,有时也是挺幽默的。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6 寒川先生 2023-03-20 永康日报2023-03-2000013;永康日报2023-03-2000014 2 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