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启用“9点熔断机制”网友建议不如布置作业少而精
学校启用“9点熔断机制”
网友建议不如布置作业少而精
山河万里: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有了一点想法。
主持人:
新闻内容是什么?
山河万里:
说江苏常州一小学启用作业“9点熔断机制”。顾名思义,超过晚上9时,学生可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旨在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
主持人:
看到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想法?
山河万里:
我觉得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熔断”不如老师布置作业少而精。著名作家巴金在其作品中曾提到他读小学五年级的外孙女,每天作业不少,常常做到晚上9时,中间只除去吃一顿晚饭的时间。我孩子读初中时,也时常做作业到深夜十一二点。周围很多家长也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做作业要做到很晚,特别是初中生,晚自习结束回家还有作业要完成,做到半夜是很正常的事。
主持人:
作业“熔断”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其学习效率,让学生们感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淹没在作业之中。
山河万里:
其实,每天布置多少作业,关键在任课老师。学校应引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遵循减少数量、着眼质量的原则。有些教师搞题海战术,相信题目做多了,知识点就熟了。要知道,题海战术培养不出做题高手,相反,它能湮灭学生的做题热情。所以,布置少而精的作业,培养并保护学生的作业热情,是智者的做法。
主持人:
这个熔断机制对家长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何况是一个孩子。
山河万里:
是的。老师要遵循布置作业的量力性原则,在布置给学生作业时,最好先做一遍,亲身体验难易程度和耗时情况。因为每个人的效率、拖拉程度不同,无法量化是否9时就可以完成。特别是初中生,学科多,每个老师布置点,虽然以单科来说不算多,但加在一起也不少了。老师相互之间需要先讨论各自的作业安排,加起来有没有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