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通关节 企业抱团参展
永康五金做强做深海外链条
![]() |
![]() |
政府打通关节 企业抱团参展
永康五金做强做深海外链条
3月13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我市与德国科隆博览会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中国永康五金专区”将持续亮相科隆国际五金展、科隆亚太采购交易会,全方位展示“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的形象。
▲参观海外仓
◀签约仪式
顶层设计 助力更多高质量产品“出海”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市出台多项政策,为企业争取海外订单。连日来,在永康市永泰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泰公司”),多条生产线上的员工,正忙着组装锂电滑板车。这批超过3万台锂电滑板车的订单,是不久前永泰公司赴境外参展取得的成果。
据悉,欧盟是我市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去年,我市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增强五金产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出口德国的产品金额达2.8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保温杯壶、园林工具、电动工具、滑板车、休闲用品、健身器材等。
“市委、市政府牵头,组织外贸企业抱团‘出海’,为外贸企业提供与国际同行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帮助我市外贸企业打通‘关节’,增加更多同台竞争的机会。有了政府部门保驾护航,企业在谈生意的过程中底气也更足。”市商务局党委书记、贸促会会长朱正伟说,打通“关节”,组团“出海”,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对于推动我市外贸经济复苏具有积极意义。
那么,我市是如何通过区域品牌的构建展示永康五金形象?目前,我市强化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区域公共品牌和五金产品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更多高质量产品“出海”。
如今,我市外贸企业创立出口品牌并实现品牌加速“出海”,不断加快产品迭代升级的速度,努力成为在行业内、国际上“有话语权、有市场份额、有品牌影响”的标杆企业。同时,外贸企业之间积极加强交流、抱团发展,充分利用并拓展彼此的国际营销网络,形成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成果显著 “永康制造”话语权不断提升
“出海”期间,市政企联动团还专门调研了我市部分外贸企业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海外仓运营情况。随行的我市外贸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疫情促使线上消费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实现垂直崛起,并带动其重要境外支撑点——海外仓的需求急剧上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愈发坚定了高质量建设海外仓体系的决心。”市政企联动团企业代表、永泰公司业务经理林莉娜说。
据悉,从2019年开始,永泰公司先后在荷兰、德国、波兰建立多个海外仓。原先,国外消费者下单后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收到该公司产品,有了海外仓提前备货并由当地物流直接配送后,最快只需要两天,国外消费者就能收到产品。
该公司总经理林宇航介绍,公司建立海外仓的初衷,原本只是为产品售后服务提供保障。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建立海外仓后,意外在海外培育了一批中小型客户及经销商。
近年来,像永泰公司一样选择建立海外仓的永康外贸企业不在少数。海外仓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还提高了配送效率,提升“永康制造”在海外的品牌竞争力。
近年来,我市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重塑国际产业链,实现了人才团队国际化。通过借力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成果,“永康制造”全面提升了格局和眼界,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
记者了解到,2016年,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瑞士百年杯企希格公司,率先踏出了国内杯壶领军企业国际化的步伐。该公司的“SANTECO”“HAERS”等自主品牌也“借船出海”,迅速走进欧洲消费者的视野,极大降低了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的成本;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完成海外人才吸收和储备,强化全球化研发思维;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早早布局新材料研发生产全球化的战略,投资建设PC/PMMA光学级复合薄膜及板材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能全系列自主设计和量产微纳米棱镜型及全棱镜型反光材料的企业,同时打破日本、德国等老牌企业对核心材料的控制和垄断,重塑该领域国际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永康企业参与到全球优势资源的配置中,“永康制造”的话语权也不断提升,永康企业布局全球的步伐坚定而不可阻挡。
融媒记者 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