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警界

吕康武:甘做岗位“螺丝钉”

  好民警好故事

  吕康武:甘做岗位“螺丝钉”

  从军营到警营,变换的是颜色,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在市公安局政治处,就有一位“军转警”的民警。他1986年入伍,曾在江苏某部队服役16年,曾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2004年,他卸下戎装,身着藏蓝,成为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他就是吕康武。

  今年55岁的他先后在多个派出所工作,办得了大案、解得了纠纷、带得了新警、干得了实事。2010年,他被调到政治处负责全局队伍正规化管理工作。从一线转战幕后,他从严从细落实各项队伍管理举措,为提升公安良好形象而不懈努力。因工作突出,他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

  工作中的吕康武

  耐心解心结的“金牌调解员”

  2004年到2010年,吕康武扎根在基层派出所近6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颗为民初心。

  2006年7月,时任石柱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吕康武接到群众报警,称在舟山镇红柿园村槐花自然村(当时名为“槐花村”)有村民打架。他迅速带队赶赴现场,通过了解得知,邻里双方因房屋采光、占用公共路面,陆续争吵了4年。村干部多次组织双方调解,都未成功。

  事发当天,因陈甲(化名)将垃圾扔到陈乙(化名)家门口,两人遂动起手来。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吕康武立即将两人隔开,并邀请有威望的村干部一起参与调解。他向陈乙普及了法律知识,告知其违规占用公共资源所要承担的后果,也批评了陈甲乱扔垃圾的行为。在吕康武和村干部长达4个多小时的调解下,两人都认识到了错误。陈乙表示会拆除房子违建部分,陈甲也表示会清理垃圾。两人握手言和,一场持续4年的纠纷就此化解。

  细心督导的民警形象“监督员”

  一直以来,永康公安始终秉持“严”的主基调开展队伍管理。而在政治处工作10余年的吕康武扛起重担,履职尽责。

  “鞋子不符合要求,长发过肩,不能佩戴首饰……”每个月2次到3次的警容风纪和内务检查,吕康武总是细心观察着每一位民警的警容警貌,留心办公场所每一个角落的卫生情况。因为他的一丝不苟,民警都尊称一声“武哥”。为确保队伍正规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吕康武的桌头放着一堆翻烂了的队伍管理规定。他还时常学习上级通报,及时提醒各所队注意日常管理重点,不断完善全局队伍管理机制。此外,吕康武每周对全局600多个可视区域开展视频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指令,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在他的严格督导下,永康公安队伍正规化考核连续3年在金华名列前茅。

  容不得一丝差错的考生“质检员”

  每年高考过后,负责警校考生政审工作的吕康武就会忙碌起来。他要严格对照要求,对每一名考生进行考察。而这项任务,往往时间紧迫。 去年7月1日18时许,吕康武收到警校招生政审通知后,第一时间筛选出24名考生,逐一通知考生及家长携带相关材料到政治处填写政审材料。为确保3天内完成政审工作,他一直坚守在办公室,指导考生填写材料、为家长做好政审笔录,梳理全部考生信息,反馈给局机关职能部门及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待全部工作忙完,天已微亮。小憩一会后,他拿起手机,逐一回复审核中遇到的问题。待相关材料上交后,他又在办公室整理材料直到深夜。7月4日,他准时将政审材料送至金华市公安局。

  如果遇到报考公安岗位的外地考生,吕康武还要赶到考生所在地核实。2018年,有一名来自河南的考生报考永康公安法医岗位。7月10日7时许,他便和同事驱车10小时赶到当地开展政审工作,待全部核实好后又连夜赶回我市。从2010年至今,吕康武共审核500余名考生,无一出错。

  犹记当年橄榄绿,此生无悔藏青蓝。19年来,吕康武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扎根岗位,把部队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带到公安工作中,用行动践行使命、用坚守筑牢初心。

  通讯员 钱莹璐 田馨


永康日报 警界 00007 吕康武:甘做岗位“螺丝钉” 2023-03-01 永康日报2023-03-0100008;永康日报2023-03-0100009;永康日报2023-03-0100011;8745804;永康日报2023-03-0100012;永康日报2023-03-0100013;永康日报2023-03-0100014;永康日报2023-03-0100015;永康日报2023-03-0100016;永康日报2023-03-0100017;永康日报2023-03-0100018 2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