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

优化产业结构 集聚发展动能

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强化“筑巢引凤”建设

  优化产业结构 集聚发展动能

  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强化“筑巢引凤”建设

  重大支撑平台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集聚发展动能、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自体制改革以来,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高度重视重大支撑平台建设,强化部门协作,加大支持力度,对标省级高新区,推动建设国家林草装备科创园、永武“产业飞地”以及“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等。

  “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将按照‘135’发展战略,引进高尖精资源,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增强产业聚集和高新技术发展能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杰说。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有关事项。这意味着该创新中心的建设更进一步。

  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核心区建在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国家林草装备科创园,由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农业信息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联合建设。该中心重点聚焦“丘陵山地与小型农机”“大田作业装备”“智慧农业技术装备与农业信息智能传感器”“农业机器人”“农机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等六大主攻方向,致力于改变南方丘陵地区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现状。

  据介绍,该中心总投资39亿元,占地178亩,设有展示中心、研发大楼、检测中心、蓝领公寓、孵化器等功能载体;在温州、湖州、嘉兴、绍兴、台州、丽水等地,建设成果转化、检验检测、人才培育等多个分支基地;联合司南导航、中联重机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机院等高校院所的多点协同创新网络,全面打造我国现代农机装备领域科创高地、国内领先的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高地、国内一流的现代农机装备人才引育高地。

  在规划好的蓝图里,到2026年,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将引育创新团队10个,培养硕士、博士100名,集聚创新队伍1000人,攻克农机装备“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20项,形成标志性创新成果7项,培育上市公司2家至3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至12家,孵化企业10家以上,服务企业500家。

  与此同时,永武“产业飞地”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永武“产业飞地”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效益优先、创新发展、集约高效、权责一致、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永康、武义两地的产业和资源优势,依托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产业发展平台,聚焦林草装备和锂电池两大核心产业,打造国家级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建设的示范区和引领区、浙江省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

  据了解,永武“产业飞地”采用一园多点的布局形式,其中多点为花城路以北的四个项目,一园为“产业飞地”的主要区块,位于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西部,西侧紧邻国家林草装备科创园,330国道位于区块西侧,规划的321省道从区块中部东西穿过,区位条件优越。

  “计划今年完成平台搭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企业完全入驻;实质性完成林草装备和锂电池制造平台搭建,完善相关产业链和企业保障机制,打造省级示范平台。”徐杰说。

  据悉,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将进一步拉高标杆、开放视野,聚焦“3+2”现代五金产业发展体系,锚定省级高新区认定、“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打造以及国家林草装备科创园、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永武“产业飞地”建设等目标,倒排时间、任务清单,着力打造高能级平台。

  融媒记者 何悦


永康日报 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 00004 优化产业结构 集聚发展动能 2023-02-16 永康日报2023-02-1600006;8632311;永康日报2023-02-1600007 2 2023年02月16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